保底工资到底该怎么算?保底工资如何计算
保底工资是指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最低劳动报酬,保底工资的计算方式一般由劳动合同约定,但如果劳动合同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就需要按照以下标准来计算:
1、按照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来计算。
2、按照劳动者本人正常劳动应得的工资来计算。
3、按照集体合同约定的标准来计算。
建议参考: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照上述标准来支付保底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补足差额,劳动者也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违约金。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小编总结:
保底工资是劳动者的基本权益,用人单位应该按照法律规定来支付,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该注意保底工资的约定,如果发现用人单位没有按照约定支付保底工资,应该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