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超过一年会被起诉吗?逾期还款后应该怎么办?
逾期超过一年了多久会被起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人们的借款需求也越来越多。然而,在借款过程中,逾期还款是一件非常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借款逾期超过一年的情况下,不仅会给借款人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也会涉及到法律问题。那么,逾期超过一年了多久会被起诉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逾期还款的法律后果
在国内,逾期还款是一种民事违约行为,属于民事责任范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当事人之一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也就是说,一旦借款人逾期还款,就构成了违约行为。
逾期还款的主要法律后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合同解除:借款人逾期还款,借贷双方的合同就会被解除。这意味着借款人必须立即归还所有本金和利息,并承担相应的违约金和滞纳金。
2.违约金:根据合同约定,借款人在逾期还款的情况下,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违约金。一般来说,违约金的比例是按照借款本金的一定比例计算。如果逾期时间越长,违约金的金额也会越高。
3.利息增加:逾期还款的借款人需要支付更高的利息。这是因为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已经受到影响,而出借人则需要面对更大的风险。
4.信用记录受损:逾期还款会影响借款人的信用记录。如果借款人的信用记录出现问题,将会使其在以后的贷款、信用卡等方面受到限制。
5.被起诉:在逾期时间超过一定期限之后,借款人可能会面临法律诉讼。
二、逾期超过一年了多久会被起诉
对于借款逾期超过一年的情况,出借人往往会采取法律手段来追缴借款。那么,逾期超过一年了多久会被起诉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借款逾期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也就是说,如果借款人逾期还款超过三年,出借人就无法通过法律手段进行追债了。
不过,出借人并不会等到逾期三年后才采取法律手段。一般来说,出借人会在逾期时间超过半年或一年后采取法律手段。因为逾期时间越长,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就越弱,出借人的追债难度也会越大。
三、如何避免逾期还款
避免逾期还款,需要借款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合理规划还款计划:在借款之前,借款人应当对自己的还款能力进行评估,并合理规划还款计划。同时,还款计划也应当根据借款人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进行调整。
2.及时沟通:如果借款人出现了还款困难,应当及时与出借人进行沟通,并尽快与出借人达成还款协议。
3.合理使用借款:借款人应当合理使用借款,避免进行无谓的消费,从而影响到还款能力。
4.建立健康的消费观念:借款人应当建立健康的消费观念,避免盲目消费和过度消费。
逾期还款是一种严重的违约行为,会给借款人和出借人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和法律风险。如果逾期超过一年,出借人就有可能采取法律手段进行追债。因此,借款人应当在借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严格遵守还款协议,避免逾期还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