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案例 > 正文内容

保释的条件和手续?

合飞律师4个月前 (12-07)法院案例18

保释(即“取保候审”)是中国刑事诉讼法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允许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案件审理期间暂时获得自由,条件是必须履行一定的义务。以下是保释的条件和手续:

保释的条件和手续?

1. 保释的条件

符合取保候审的情形: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7条,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在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予羁押的情况下,可以决定取保候审。通常适用于以下情形: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继续侦查、起诉或者审判的。

2. 保释的方式

保证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其近亲属、监护人可以提出用保证金作为保释条件,金额由办案机关根据案件情况确定。保证金在案件结束后如果未违反取保候审的规定,将予以返还。

保证人:也可以由保证人提供担保。保证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年满18岁且享有政治权利、具备履行保证义务的能力;

与本案无牵连;

有固定的住所和收入;

愿意承担担保责任。

3. 保释的手续

申请: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向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

审查决定:办案机关会对申请进行审查,确认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然后决定是否批准。

签署保证书:批准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保证人应当签署保证书,保证遵守取保候审的规定。

缴纳保证金或确定保证人:如果选择以保证金方式取保候审,需按照要求缴纳保证金;如以保证人方式,则需确定合格的保证人。

通知:办案机关会通知相关人员取保候审的决定,并告知需要遵守的规定和义务。

4. 取保候审期间的义务

不得离开居住的市、县:除非经过批准,不得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县;

在传讯时及时到案;

不得干扰证人作证;

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5. 取保候审的后续处理

定期报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需要定期向公安机关报告活动情况;

解除取保候审:在案件审结或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解除取保候审,返还保证金或解除对保证人的担保。

总结:

保释(取保候审)需要满足一定的法律条件,通常需要通过保证金或保证人提供担保,履行相关的法律义务和手续后,才能获得保释。保释期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需要遵守规定,否则可能面临撤销保释的风险。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来源:尤达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583.html

保释的条件和手续?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