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发的法院起诉提示函是真的吗?
需要明确的是,法院起诉提示函通常是通过正式的法律程序送达给当事人的,而不是通过短信发送,如果收到一条声称是法院起诉提示函的短信,很可能是一种诈骗手段。
法院在发送起诉提示函时,会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和规定,通常情况下,法院会通过邮寄挂号信或专人送达的方式将起诉材料送达给当事人,并在送达过程中留下相关的签收记录,如果当事人没有收到正式的起诉材料,而只是收到了一条短信,那么这条短信很可能是虚假的。
如果收到这样的短信,建议当事人采取以下措施:
1、不要轻易相信:不要被短信中的内容所吓倒,也不要轻易按照短信中的要求进行操作。
2、核实身份:可以通过法院的官方网站或其他可靠渠道查询自己是否真的被起诉,并核实起诉的具体情况。
3、保留证据: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将短信内容保存下来,作为日后可能需要的证据。
4、咨询专业人士:如果对短信的真实性存在疑虑,可以咨询律师或其他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的信息和建议。
建议参考:
1、了解法律程序:了解法院的起诉程序和规定,以便能够识别出真实的起诉提示函和虚假的诈骗信息。
2、保护个人信息: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避免将其泄露给不可信的来源,以减少遭受诈骗的风险。
3、提高警惕: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来自陌生人或不可信来源的信息,尤其是涉及到个人财务和法律事务的信息。
4、及时报警:如果确认收到的短信是诈骗信息,应及时向当地警方报案,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规定:送达诉讼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送达回证应当归入卷宗。
小编总结:
收到声称是法院起诉提示函的短信时,要保持冷静,不要轻易相信,通过核实身份、保留证据等方式,可以有效识别诈骗信息,了解法律程序、保护个人信息、提高警惕和及时报警也是防范诈骗的重要措施,如果对短信的真实性存在疑虑,最好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