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案例 > 正文内容

离婚期间,一方带走藏匿孩子怎么办?

合飞律师5个月前 (12-07)法院案例6

郑女士与周先生系夫妻关系,双方育有一子小周。2023年,郑女士因感情不和起诉离婚。周先生随后搬出双方居住房屋,并在郑女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小周带走,此后,郑女士未再与小周共同生活,无法正常探望、抚养孩子。为此,郑女士以其监护权受侵害为由,向法院申请人格权侵害行为禁令。海淀法院经审理,认定郑女士的申请符合发出人格权侵害行为禁令的法定条件,裁定周先生立即停止对申请人郑女士监护权的侵害。


(图源网络 侵删)

案情简介

申请人郑女士称,其与周先生于2017年登记结婚,2019年双方育有一子小周。2023年,其因与周先生感情不和至法院起诉离婚。周先生未与其协商,擅自带走婚生子小周,并以各种借口阻碍其看望孩子,甚至将孩子藏匿。郑女士认为,周先生强行暴力抢走并藏匿未成年孩子,严重损害了其对孩子的监护权和行使家庭教育的权利,也侵害了孩子的合法权益,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据此,依据法律规定,请求法院依法裁定周先生立即停止侵害其的监护权。

周先生辩称,不认可郑女士的请求,其与郑女士因感情不和于2023年开始分居,双方分居后由其抚养婚生子,其父母协助抚养。在此期间其通过视频方式保证了郑女士的探望权及监护权,并非郑女士所述的阻止与孩子交流,郑女士申请禁令不具有现实紧迫性的条件。


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父母双方对未成年子女享有平等的监护权。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本案中,小周尚未成年,郑女士与周先生作为小周的父母,均系小周的监护人,享有监护权。根据庭审中双方陈述及郑女士提交的聊天记录可显示,郑女士自双方分居后并未直接抚养婚生子小周,且周先生拒绝告知小周的具体住址。周先生虽辩称已通过视频方式保证了郑女士对于小周的探望权及监护权,但在双方就子女抚养问题未达成一致意见的前提下,仅通过视频方式无法保障郑女士的监护权。双方分居后,郑女士作为小周的母亲无法直接行使抚养、教育及保护的权利,侵害了郑女士作为小周监护人所享有的权利。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如不对郑先生侵害郑女士监护权的行为予以制止,不利于保护郑女士与子女间的亲子关系、不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现郑女士的监护权受到侵害,其申请已符合法律规定的发出人格权侵害行为禁令的条件,法院裁定周先生立即停止对郑女士监护权的侵害。


法官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但在司法实践中,处于分居或离婚诉讼中的夫妻一方为了取得子女的抚养权而抢夺、藏匿子女的情形屡见不鲜。这种抢夺、隐匿未成年子女的行为,不仅会造成夫妻一方无法正常行使监护权,更不利于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在存在抢夺、隐匿未成年子女行为的情况下,另一方可通过申请人格权侵害行为禁令的方式保障自身的权益。

一、父母双方对于未成年子女享有平等的监护权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父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八条规定,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父母双方对未成年子女享有平等的监护权,任何一方不得侵害另一方的监护权。本案中,周先生与郑女士作为小周的父母,均平等地享有对小周抚养、教育和保护的监护权。现周先生擅自将小周带离并拒绝告知郑女士居住地址,阻碍郑女士正常抚养、探视小周,侵害了郑女士的监护权。

二、人格权侵害行为禁令的适用范围包含监护权

关于人格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编专进行了专章规定,明确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在关于人格权的法律规定中,并未明确列举监护权,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条规定,对自然人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身份权利的保护,适用总则编和婚姻家庭编和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人格权保护的有关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监护权利是基于身份关系产生,是一种重要的身份权利,根据上述规定,对于身份权利的保护,在相关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可以参照适用人格权保护的有关规定。此外,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二)(征求意见稿)》第十一条中亦规定了父母一方或者其近亲属等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另一方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或者参照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七条的规定申请采取责令行为人停止有关行为的措施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三.作出人格权侵害禁令的审查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一条规定,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人格权侵害行为禁令是针对侵权人发出的一种行为禁止命令,是民事主体人格权受到不法侵害的紧急情况下,通过预先性的保护,防止遭受难以弥补的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七条规定了民事主体有证据证明行为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害其人格权的违法行为,不及时制止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行为人停止有关行为的措施。该规定明确了法院作出人格权侵害行为禁令的两个审查条件,一是存在正在或者即将实施侵害人格权的行为,二是合法权益存在遭受难以弥补的损害的紧迫性。

本案中,一方面,周先生将孩子藏匿的行为已经侵害了郑女士对于小周的监护权,且该侵权行为仍在持续当中;另一方面,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双方的抚养、教育和爱护,一旦郑女士的监护权受到侵害,对于郑女士与孩子小周而言均会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考虑到郑女士与小周的亲子关系及小周的身心健康,该损害具有现实紧迫性,故法院依据郑女士的申请作出了人格权侵害行为禁令。

(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文字:吴昆

来源:北京海淀法院、山东高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696.html

离婚期间,一方带走藏匿孩子怎么办?的相关文章

离婚期间,一方带走藏匿孩子怎么办?

离婚期间一方带走藏匿孩子怎么办

郑女士与周先生系夫妻关系,双育有一子小周。2023年,郑女士因感情不和起诉离婚。周先生随后搬出双居住房屋,并在郑女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小周带走,此后,郑女士未再与小周共同生活,无法正常探望、抚养孩子。为此,郑女士以其监护权受侵害为由,向法院申请人格权侵害行为禁令。海淀法院经审理,认定郑女士的申请符...

离婚后把孩子藏匿可以报警吗(离婚方藏匿孩子怎么办)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些法律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离婚藏匿孩子违法吗,藏匿孩子会对抚养权造成影响吗?问题没法解决的话,那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离婚藏匿孩子违法吗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

离婚期间藏匿孩子怎么办

离婚期间藏匿孩子怎么办 离婚期间一方藏匿孩子的行为是不恰当且可能对另一方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可通过以下式来处理: ()协商解决。尝试与对进行沟通,明确指出藏匿孩子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长,也不利于离婚事宜的妥善处理,要求对配合让自己正常行使探视权,协商确定个合理的式来安排孩子的...

闹离婚期间,一方殴打另一方,法律如何处理?,离婚期间家暴的法律处理

离婚期间一方殴打另一方,法律如何处理?,离婚期间家暴的法律处理

离婚诉讼过程中,如果一方对另一方实施了暴力行为,这不仅违背道德伦理,同时也触犯了法律,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妥善处理呢?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问题。问题解答当夫妻一方离婚过程中对另一方实施暴力行为时,首先应当认识到这种行为不仅是家庭暴力的体现,更是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

方离婚藏匿孩子怎么

、女方离婚藏匿孩子怎么判 在涉及离婚纷争的案件中,若出现一方刻意隐瞒女存在的情况,则可选择以诉讼式寻求法庭的强制执行解决案。 比如,当享有权利的父母故意阻碍另一方行使探望权时,后者有权向法院提起强制执行请求,并针对拒绝协助其行使探望权的相关人员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进行制裁。 与此同时,如...

方藏匿孩子怎么争取抚养权

离婚或分居的情况下,孩子的抚养权是个重要的问题。有时候,一方可能会选择藏匿孩子,不愿意履行抚养义务,这给另一方争取抚养权来了困难。那,当对方藏匿孩子时,我们应该如何争取抚养权呢? 我们应该尽快采取合法措施。如果对方藏匿孩子,我们可以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将会展开调查,并协助我们找...

离婚藏匿孩子违法吗

离婚藏匿孩子违法吗 离婚藏匿孩子的行为是违法的。具体分析如下: 其离婚后,不直接女的一方享有探望女的权利,直接抚养女的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若一方藏匿孩子,会导致另一方探望权无法实现,侵害了对的法定权利。 其二,父母双均是孩子的,都有保护、、照顾孩子的权利和义务。藏匿孩子的行...

离婚藏匿孩子违法吗

离婚藏匿孩子违法吗 离婚藏匿孩子这种行为是违法的。 一方面,从法律规定的探视权角度来看,父母双均享有对女的探视权。藏匿孩子的行为实际上是剥夺了另一方孩子的探视权利,侵犯了另一方的合法权益。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离婚后,不直接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虽然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