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收电话打给公司是否触犯了我国的法律规定?
当债务人未能按时偿还债务时,债权人或其委托的第三方催收机构通常会采取多种方式追讨债务,包括直接联系债务人本人或其所在单位,在我国法律框架下,催收电话打给公司本身并不直接构成违法行为,但如果催收行为存在不当,例如骚扰、威胁、恐吓等非法手段,或者在公司工作时间进行频繁电话骚扰,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或《刑法》中关于扰乱公共秩序、骚扰他人正常生活的相关条款,如果催收行为影响了公司的正常经营,可能违反《公司法》中关于保护公司合法权益的规定。
建议参考: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收到不当催收电话,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记录下所有不适当的催收行为,包括时间、方式、内容等,以便于后续维权;可以向催收机构发出正式的警告函,要求停止不当催收行为;如果问题严重,可以向相关监管部门投诉或报警,甚至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
相关法条:
1、《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追逐、拦截、辱骂他人的;
(二)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
(三)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
(四)结伙斗殴的;
(五)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2、《公司法》第三条:“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小编总结:
催收电话打给公司本身并不违法,但如果催收行为不当,如使用非法手段或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可能触犯相关法律规定,公司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并在必要时寻求法律途径解决,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建议参考上述建议和法条,并注意保留相关证据,以便于后续维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