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离婚,法律如何保护受害者?
在我国,家暴是一种违法行为,如果遭遇家暴,受害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家暴离婚时,受害者可以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施暴者继续施暴,并要求施暴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害者还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要求施暴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建议参考:
1、及时报警:遭遇家暴后,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让警方介入调查,固定证据。
2、寻求帮助:可以向当地的妇联、居委会、村委会等组织寻求帮助,他们会为受害者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3、保留证据:家暴发生后,应尽可能保留相关证据,如受伤照片、医疗记录、报警记录、证人证言等,这些证据可以在离婚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
4、咨询律师: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了解自己的权益和法律途径,制定合理的维权方案。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第三十四条 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训诫,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小编总结:家暴是一种不可接受的行为,不仅会对受害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伤害,还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如果遭遇家暴,受害者应及时寻求帮助,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家暴行为的打击和预防,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