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离婚到底算不算离婚?
在法律上,“假离婚”是指夫妻双方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规避限购政策、获取贷款优惠等,而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但实际上,夫妻双方在办理离婚手续后,仍然共同生活在一起,并未真正解除婚姻关系。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假离婚”是一种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和债务处理等事项的协商一致。
建议参考:
1、不要轻易尝试假离婚:假离婚可能会带来很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如夫妻感情破裂、财产分割不公、债务承担等问题,建议夫妻双方在决定离婚时,要慎重考虑,不要轻易尝试假离婚。
2、遵守法律法规:夫妻双方在办理离婚手续时,要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如办理离婚登记的程序、提交的材料等,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
3、保持冷静和理智:在办理离婚手续时,夫妻双方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情绪化,要认真考虑自己的未来和生活,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三十一条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
小编总结:
“假离婚”是一种违法行为,夫妻双方在办理离婚手续时,要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要轻易尝试假离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如果夫妻双方在办理离婚手续后,仍然共同生活在一起,并未真正解除婚姻关系,那么这种情况仍然属于夫妻关系,夫妻双方仍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