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恶意拖欠工资?3招教你拿回血汗钱(附真实案例)
一、遭遇欠薪别慌张,保留证据是关键
最近处理了多起劳动纠纷案件,发现很多劳动者在遭遇老板故意拖欠工资时,往往因为证据不足吃大亏。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微信聊天记录都是"护身符",曾有个外卖小哥用送餐APP的接单记录,成功证明了实际工作关系,最终追回3个月工资。
二、维权三步走,成功率提升80%
1、先礼后兵:书面催告
- 用EMS寄送《催要工资通知书》,保留快递单和签收记录
- 企业微信/钉钉发文字消息:"王总,我5月份工资6320元尚未收到,请确认发放时间"
- 案例:某程序员用企业邮箱发送的催款记录,成为仲裁关键证据
2、行政投诉:12333热线+劳动监察大队
- 拨打12333时明确说:"我要投诉XX公司拖欠工资,已超过1个月未支付"
- 现场投诉带齐:身份证复印件+劳动合同+银行流水(标出未发月份)
- 某美容院员工通过监察部门,3天内拿到2万欠薪
3、法律武器:劳动仲裁不收费
- 准备材料清单:
✓ 仲裁申请书(模板在人社局官网可下载)
✓ 企业工商信息(用国家企业信用公示系统打印)
✓ 工资流水(银行柜台盖章版)
- 时效提醒:离职后1年内必须申请!
三、律师特别提醒
1、遇到"公司没钱"的套路,立即申请财产保全
2、录音取证时要说:"今天是2023年8月1日,张总您刚才说9月前不发工资对吗?"
3、超过5000元且拒不支付的,可追究老板"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2023年新修订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明确规定,拖欠工资最高可罚2万元,建议劳动者在欠薪30天内立即行动,避免超过仲裁时效,如需具体法律文书指导,可私信获取《劳动仲裁材料包》,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
律师建议:
- 在职期间定期备份工作证据
- 离职时务必签书面交接文件
- 涉及金额超5万元建议委托专业律师
- 关注当地"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时间节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