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债务 > 正文内容

借款合同无效的几种情形包括

合飞律师1个月前 (02-12)金融债务2

一、借款合同无效的几种情形包括

借款合同无效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一些主体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后,又高利转贷给他人,这种行为严重扰乱金融秩序,借款合同应认定无效。

(二)向其他营利法人、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这种转贷行为同样存在金融风险和违法性,导致借款合同无效。

(三)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没有合法放贷资质却进行营利性放贷,违反相关金融监管规定,。

(四)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比如明知借款人用于贩毒、走私等违法犯罪行为仍出借资金,该借款合同无效。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若借款合同的内容、形式等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会被认定为无效。

(六)违背公序良俗的。如因不正当男女关系等违背公序良俗情形下形成的借款合同,亦属无效。

二、借款合同解除后利息如何计算

借款合同解除后利息的计算,需根据不同情况确定:

(一)合同有约定的情况。若借款合同中对解除后利息计算有明确、合法的约定,应按照合同约定执行。比如约定了按照一定的利率标准计算剩余未还款项在后的利息,那么就依此计算。

(二)合同没有约定的情况。此时,需参照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一般来说,应以借款本金为基数,从合同解除之日起至实际清偿之日止,按照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计算利息。如果出借人因借款人违约导致合同解除而遭受了其他损失,在合理范围内也可主张赔偿,这部分赔偿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利息的综合计算。

另外,如果借款合同解除是因不可抗力等不可归责于双方的原因导致,利息计算应根据公平原则,结合具体案件事实进行合理判定,避免一方承担不合理的利息负担。

三、借款合同未履行属于什么行为

借款合同未履行的行为性质,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

(一)出借人未履行。若借款合同约定了出借人有提供借款的义务,但出借人未按约定提供借款,这构成违约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出借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二)借款人未履行。如果借款合同生效后,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方式等履行还款义务,同样构成违约行为。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未按时还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另外,若一方存在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借款合同,之后不履行合同,且该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等,可能构成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总之,借款合同未履行一般多为违约行为,特殊情况下可能涉及合同无效等情形,需结合具体事实和法律规定判断。

以上是关于借款合同无效的几种情形包括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221233.html

借款合同无效的几种情形包括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