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会如何规定违约金
一、民法典中会如何规定违约金
1、违约金的设定应当建立在违约实际导致的经济损失之上,必须防止过高或过低。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可有选择性地约定当一方违约时须依据违约情况向另一方支付相应数量的违约金,亦可通过约定明确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度的计算方法。
如果所约定的违约金低于或高于实际损失,人民或者机构将有权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进行合理调整。
2、在当事人在达成合意时就已约定违约金并同时规定了的情形下,若一方违约,守约方则可行使选择权运用违约金或定金条款进行维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二、民法典中是否可以追究违约金
合同终止是否可以追究违约金,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一)因违约导致合同终止的情况。如果一方当事人存在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另一方当事人依法从而导致合同终止,这种情况下,非违约方可以追究违约方的违约责任,要求其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一般按照合同约定确定,但如果约定过高或过低,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适当调整。
(二)双方协商一致终止合同的情况。若双方经协商一致决定终止合同,且在终止协议中对违约金有明确约定,那么按照约定执行;若没有约定,一般不能要求支付违约金,因为此时不存在违约行为。
(三)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导致合同终止的情况。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而终止合同的,当事人一般不承担违约责任,也就不存在支付违约金的问题,除非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
三、民法典中合同中违约金数额是否应该固定
在民法典中,合同中的违约金数额并非必须固定。
一方面,当事人可以约定固定数额的违约金。当合同双方在订立合同时,能够较为准确地预估违约行为可能造成的损失时,可明确约定一个固定的违约金数额。这样在一方违约时,另一方能够依据合同约定迅速确定额,便于纠纷的解决,提高交易效率,保障合同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因为在某些情况下,违约造成的损失难以在订立合同时准确预见,比如市场行情波动较大的交易。采用计算方法的方式,能根据实际发生的损失进行更为合理的赔偿,更符合公平原则。
此外,若约定的违约金数额过高或过低,当事人可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或增加,以平衡双方的利益,确保违约金的补偿性和惩罚性处于合理范围。总之,违约金数额是否固定应根据具体交易情况和当事人意愿来确定。
以上是关于民法典中会如何规定违约金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