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对方不追究了怎么处理
一、醉驾对方不追究了怎么处理
醉驾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即便对方不追究,也不能免除法律责任。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刑事处罚方面:醉驾涉嫌罪,属于案件,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起公诉,并非受害者不追究就可不处罚。一般来说,醉驾会被判处拘役,并处罚金。不过,若犯罪情节较轻,如酒精含量刚超过醉驾标准、未造成严重后果等,且有悔罪表现等,可能会适用缓刑。
-方面: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如果是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处罚会更为严厉,吊销驾驶证后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重新取得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总之,醉驾者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处理,接受法律制裁,同时吸取教训,杜绝再次违法。
二、醉驾对方不谅解和谅解的区别
醉驾涉及刑事犯罪,对方是否谅解在法律处理上存在显著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量刑方面,若对方不谅解,司法机关在量刑时会主要依据醉驾的具体情节、造成的损害后果等法定因素进行裁决。一般而言,没有谅解情节,醉驾者可能会在法定量刑幅度内受到相对较重的处罚。例如,可能面临更接近上限的拘役期限等。
而若对方谅解,这属于酌定从轻处罚的情节。司法机关在综合考虑案件情况时,会适当考虑这一因素,有可能对醉驾者从轻处罚,比如在拘役期限上适当减少,或者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更有可能适用缓刑。缓刑意味着醉驾者无需实际在看守所等场所服刑,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其相对宽松的改造环境。
此外,在民事赔偿方面,对方谅解通常意味着双方就民事赔偿部分已达成一定共识,醉驾者在履行赔偿义务后获得对方谅解,有助于减轻后续法律责任承担。反之,若对方不谅解,民事赔偿纠纷可能会持续,给醉驾者带来更多困扰。
三、醉驾导致事故判刑多久
醉驾导致事故的判刑需依据具体情形判定。
若仅构成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拘役的期限,一般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若醉驾引发,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符合构成要件的,则依照罪定罪处罚。一般情形下,处三年以下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如果在醉驾发生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实践中还需综合考虑是否有、立功、积极赔偿取得谅解等情节,这些均会对最终量刑产生影响。
以上是关于醉驾对方不追究了怎么处理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