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拖欠工资多久算违法?打工人必看的法律红线!
“工资发不下来,老板总说再等等”——这是不少打工人的真实困扰。到底拖欠工资多久算违法?法律明确划出了底线:超过约定工资支付日期30天即构成违法行为!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约定“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若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应提前支付而非顺延,举个例子:公司约定每月10号发工资,若10号未支付且未提前说明,从11号起算,超过30天(即次月10号)仍未发放,则已触碰法律红线。
更关键的是,拖欠工资不仅涉及民事赔偿,还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若老板恶意转移财产、玩失踪或明确拒绝支付,劳动者可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最高可追究7年有期徒刑!
建议参考:
1、收集证据:保留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催要工资的聊天记录;
2、先协商后投诉:向老板书面催告(留存证据),协商无果立即向劳动监察大队举报(12333热线);
3、仲裁+起诉:若投诉未解决,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对结果不满可向法院起诉。
相关法条:
-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
-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单方解除合同并索要经济补偿。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要求责令支付+赔偿金。
小编总结:
法律绝不纵容“欠薪有理”的歪风!打工人遇到拖欠工资时,别忍气吞声,更别拖过维权时效(通常1年),你的劳动成果受法律保护,勇敢拿起法律武器,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而对用人单位而言,按时发薪不仅是道德义务,更是法律底线——别因小失大,赔了信誉又吃官司!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