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被起诉后不去应诉,真的能躲过一劫吗?
最近接到不少咨询,很多老铁因为网贷逾期被起诉后,抱着"眼不见心净"的心态选择逃避应诉,但作为从业多年的法律人,我必须严肃提醒:这种鸵鸟式应对可能让事态雪上加霜!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网贷官司"玩消失"到底会引发哪些连锁反应。
一、缺席判决:从民事纠纷升级为强制执行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44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法院可以直接缺席判决,这意味着:
1、丧失抗辩权:平台主张的利息、违约金很可能被全额支持
2、判决书自动生效:15天上诉期一过立即进入执行阶段
3、财产查控升级:法院可冻结支付宝/微信/银行卡,甚至拍卖房产车辆
去年处理过的一个案例,当事人因躲避催收连开庭通知都没查收,结果名下刚买的新车直接被查封,现在还在走执行异议程序,肠子都悔青了。
二、信用塌方:从经济纠纷演变为人生困局
别以为躲过开庭就能保住征信!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
判决生效后7个工作日内,失信记录将录入央行征信系统
限高令会禁止乘坐高铁/飞机,子女就读高收费学校也受影响
- 更严重的是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刑法第313条)
有个90后创业者就是典型案例,原本只是20万网贷纠纷,因为缺席判决后转移财产,现在不仅公司账户被冻结,个人还被列入失信名单,生意伙伴纷纷解约。
**三、建议参考:三步破局法
1、收到传票立即行动:15天答辩期内提交书面异议,主张不合理利息
2、抓住调解黄金期:开庭前60%的案件可通过减免息费达成和解
3、穷尽救济途径:对已生效判决可申请再审或执行和解
应诉不是认输,而是争取谈判筹码的最佳时机!去年帮客户通过当庭提交收入证明,最终将36%的年利率成功降到15.4%(参照民间借贷新规)。
**相关法条速查
1、《民事诉讼法》第144条:缺席判决适用情形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3条:限高措施明细
3、《刑法》第313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量刑标准
逃避应诉就像用创可贴止血枪伤——看似暂时"眼不见为净",实则让问题加速恶化。网贷纠纷本质是经济问题,但消极应对可能引发法律风险,面对诉讼最明智的做法是:积极应诉争取权益,专业调解化解危机,诚信履约修复信用,毕竟在法治社会,直面问题才是成本最低的解决之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