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定一个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一、怎么判定一个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所谓的“无民事行为能力”,即是指自然人缺乏以自我独立之行为来获取民事权利以及负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依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者主要涵盖了两类人群,即未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和无法辨识自身行为的成年人。
对于未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而言,他们被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者,其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将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执行;而对于那些无法辨识自身行为的成年人来说,同样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者,其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也将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执行。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年满八周岁但仍无法辨识自身行为的未成年人,则应参照上述条款进行处理。
《民法典》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民法典》第二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其法定代理人。
二、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吗
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并非当然无效,需分情况具体分析:
(一)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是有效的。例如,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他人赠与的合同,或者购买与其认知能力相符的学习用品等合同,这些合同因与其自身状况相匹配,能保障其合法权益,所以有效。
(二)除上述情况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其他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这需要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才有效。比如,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数额较大的等。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总之,判断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关键要看合同的性质以及是否经过法定代理人追认等因素。
三、想鉴定她生前的民事行为能力,能不能
首先需要在司法部门递交申请以宣布其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应根据指定前往相应鉴定机构接受评估(其中包括向知情家属征询信息,对被评估人展开问询以及对相关病史记录进行详细审查)。
最后,待评估结束后便能获取相关鉴定文书。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或者法人通过自身行动获得民事权利及设定民事义务的能力。
换言之,若某民事主体拥有民事权利能力,则意味着他已具备参与各类民事活动的基本资格;而民事行为能力则是该主体实际开展民事活动的必备条件。
以上是关于怎么判定一个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