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拖欠工资多久属于违法?拖一个月就能起诉吗?
“工资又没按时发,老板说资金周转不开,我该继续等吗?”这可能是很多打工人的真实困扰。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月支付工资,超过30天未支付即可视为拖欠工资,构成违法行为,但具体维权时,很多人却被“拖”字困住了手脚——究竟拖多久才能起诉?今天就从法律角度帮你划重点。
一、拖欠工资的“违法红线”在哪里?
1、工资支付周期是关键
法律规定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双方约定周薪、日薪的除外)。如果约定的发薪日超过30天未支付,无论老板以“暂时困难”“客户未结款”等理由拖延,都构成拖欠工资,比如约定每月5日发薪,若6月5日未发放,7月5日起即满30天,员工可依法维权。
2、恶意拖欠可能构成犯罪
若老板有能力支付却故意拖欠,且金额较大(一般超过3个月或总额超5千-2万元),可能触犯《刑法》中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此时员工可直接报警,老板最高面临7年有期徒刑。
二、拖欠多久才能起诉?时间窗口别错过!
劳动争议需先申请劳动仲裁,不能直接起诉,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仲裁时效为1年,从拖欠行为发生之日起算,但要注意:
拖欠工资属于“连续性侵权”,只要劳动关系存续,仲裁时效可从离职之日起算;
- 若老板出具欠条或书面承诺,可直接按民事纠纷向法院起诉,时效为3年。
举例:小王2023年1月工资被拖欠,2024年6月离职,他可在离职后1年内(即2025年6月前)申请仲裁;若老板2023年3月写下“2023年12月前结清工资”的欠条,小王最晚可在2026年12月前起诉。
**三、维权必备:4步拿回血汗钱
1、证据为王
保留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条、银行流水、催要工资的聊天记录等。注意:口头承诺尽量转为文字证据(如微信要求老板确认欠薪金额)。
2、先协商后投诉
向用人单位发出《限期支付工资通知书》,同时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电话12333),监管部门可责令限期支付+加付50%-100%赔偿金。
3、仲裁与诉讼
若投诉无果,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诉求可包括:拖欠工资+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仲裁败诉后再向法院起诉。
4、刑事报案
对转移财产、跑路等恶意欠薪行为,直接向公安机关提交证据材料报案。
**建议参考
- 遭遇欠薪时切勿冲动离职,先取证再行动;
- 劳动仲裁免费,且可申请法律援助(拨打12348);
- 部分省市规定“拖欠工资超2个月即可举报”,具体咨询当地人社局。
**相关法条
1、《劳动合同法》第38条: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1年,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不受限制。
3、《刑法》第276条之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数额较大且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老板拖欠工资满30天即违法,1年内必须申请仲裁!维权时牢记“证据链+法律程序”双保险:协商时录音留证,投诉时写明诉求,仲裁时计算好赔偿金额。别被“再等等”的话术忽悠——你的工资,法律撑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