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发不出工资,员工只能自认倒霉吗?
“辛辛苦苦干了一个月,发工资时老板却两手一摊说没钱,这该怎么办?”这是许多劳动者遭遇欠薪时最真实的困惑,现实中,老板拖欠工资的借口五花八门——“资金周转困难”“客户没结款”“下个月一起补发”……但无论理由如何,劳动者有权依法追讨自己的血汗钱,面对这种情况,员工需要冷静应对,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一、遇到拖欠工资,分三步走
第一步:协商谈判,争取“软着陆”
别急着撕破脸!先与老板沟通,要求出具书面欠条,明确拖欠金额、支付时间及违约责任,如果公司确实存在短期困难,可协商分期支付方案,但需注意:口头承诺不可信,必须留下书面证据。
第二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若协商无果,直接拨打12333劳动保障热线或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提交材料(劳动合同、工资流水、考勤记录等),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5条,劳动部门有权责令公司限期支付,逾期将加付赔偿金,此途径效率高、成本低,适合证据充分的案件。
第三步:申请劳动仲裁或诉讼
若劳动监察未能解决,需在欠薪发生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公司若拒不执行,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若涉及金额较大或老板恶意转移财产,可直接起诉至法院,并申请财产保全。
**二、关键操作指南
1、证据为王:保留工资条、聊天记录、打卡记录等,证明劳动关系和欠薪事实。
2、别被“拖字诀”忽悠:超过30天未发工资即构成拖欠,应立即行动,仲裁时效仅1年!
3、警惕“空壳公司”套路:若老板注销公司逃避债务,可要求股东承担连带责任(依据《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第20条)。
**法律依据速查
《劳动合同法》第30条: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9条: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要求限期支付。
《刑法》第276条之一:恶意欠薪数额较大且经责令支付仍不履行的,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老板一句“没钱”绝不是欠薪的挡箭牌!劳动者需主动出击,而非被动等待,从保留证据到依法维权,每一步都要稳扎稳打。法律不会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与其抱怨“打工难”,不如用知识和行动守护自己的劳动成果,毕竟,工资背后不仅是生计,更是一份不容践踏的尊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