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拖欠工资但没签合同怎么办?打工人必看的自救指南
"辛辛苦苦干了一个月,老板突然说资金紧张要晚发工资,关键是连合同都没签过!"最近收到不少读者类似的咨询。没有白纸黑字的劳动合同,难道就只能吃哑巴亏?今天从法律实务角度,手把手教你如何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
一、没签合同≠劳动关系不成立
很多劳动者误以为没有书面合同就无法维权,实则不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7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工资转账记录、考勤表、工作群聊天记录、工牌、工服、同事证言等,都能成为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链"。
实操建议:立即收集以下三类证据:
1、资金流水:银行/支付宝/微信的工资转账记录(备注为"工资"更佳)
2、工作痕迹:排班表、工作文件、项目沟通记录、客户对接记录
3、辅助证明:上下班打卡记录、工位照片、工作服、与老板催要工资的录音
二、四步走维权攻略
第一步:协商谈判
带着证据找老板当面沟通,明确要求:
- 补发拖欠工资
- 补签书面劳动合同
- 支付未签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可主张最长11个月)
第二步:行政投诉
协商无果后,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电话12333),需提交:
- 身份证复印件
- 初步证据材料
- 书面投诉书(写明公司名称、地址、拖欠金额)
第三步:劳动仲裁
投诉后15个工作日内未解决的,向劳动合同履行地仲裁委申请仲裁,此时可主张:
- 拖欠工资及25%经济补偿金
- 未签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入职次月起算)
- 经济补偿金(若因此解除劳动关系)
第四步:法院起诉
对仲裁结果不服的,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注意保存微信催款记录等新证据,录音证据需刻录光盘并整理文字稿。
建议参考处理流程
1、3日内:整理现有证据并书面催告
2、7日内:向劳动监察提交投诉材料
3、30日内:完成仲裁申请(特殊情况可延长至1年)
4、60日内:未获仲裁结果可申请先予执行
相关法律武器库
《劳动合同法》第10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30条: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82条:未签合同需支付二倍工资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条:仲裁前置程序规定
《民法典》第579条:金钱债务的实际履行责任
小编特别提醒
重点1:时效是关键
劳动报酬争议仲裁时效为劳动关系终止后1年内,但二倍工资差额主张时效从应签合同次月起逐月计算,最长不超过11个月。
重点2:证据要闭环
建议制作《劳动关系事实清单》,按时间线整理工作内容、工资标准、考勤记录等,配合录音证据形成完整证据链。
重点3:程序不踩坑
仲裁阶段记得主张"确认劳动关系"的独立请求,这是后续主张赔偿的基础,若公司注销或跑路,可追加股东为被申请人。
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即便没有书面合同,只要保留好日常工作的"痕迹证据",劳动者照样能要回血汗钱,遇到拖欠别犹豫,及时行动才是硬道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