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合同还被拖欠工资?打工人的血汗钱该怎么讨回?
老张在汽修店干了半年,老板一直拖着工资不给,连劳动合同都没签,上周他红着眼问我:"辛辛苦苦挣的钱,难道就这么打水漂了?"这绝不是个例,根据人社部数据,2022年全国查处欠薪案件涉及劳动者达128.5万人,其中超四成发生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用工关系中。
一、没签合同≠劳动关系不存在
很多人以为没有"白纸黑字"就束手无策,实则大错特错。《劳动合同法》第7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即便没有书面合同,只要存在以下证据链,照样能维权:
银行转账记录(每月固定金额的工资流水)
工作证/工服(带有单位标识的实物证据)
考勤记录(钉钉/企业微信的打卡截图)
工作沟通记录(微信安排工作的聊天记录)
证人证言(同事的书面证明)
二、四步维权指南
1、协商阶段
带着整理好的证据找老板当面沟通,记得全程录音,可明确告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您不仅要补发工资,还要支付双倍工资差额。"很多老板听到要承担双倍赔偿就会妥协。
2、投诉举报
协商无果时,立即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以北京为例,劳动监察受理后7个工作日内必须立案,60日内完成调查,特别提醒:务必要求工作人员出具《受理回执》,这是后续维权的重要凭证。
3、劳动仲裁
准备好以下材料向工作地仲裁委申请仲裁:
- 仲裁申请书(现场有模板)
- 身份证复印件
- 证据清单及材料
- 企业工商信息(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可查)
关键点:主张的不仅是拖欠工资,还可要求:
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最长11个月)
经济补偿金(应付工资的25%)
拖欠工资的赔偿金(50%-100%加付)
4、法院强制执行
若仲裁胜诉后老板仍不支付,持裁决书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023年最新案例显示,深圳某厨师通过冻结老板微信钱包、支付宝账户,3天内追回全部欠款。
三、避坑指南
时效陷阱:劳动仲裁时效只有1年,从欠薪行为终止之日起算
证据漏洞:工作群聊天记录要录屏保存,防止老板踢群后证据灭失
程序误区:必须先仲裁才能起诉,不能直接去法院
法律依据:
1、《劳动合同法》第10条、30条、82条
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6条、27条
3、《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8条
小编总结:血汗钱绝不能不明不白被克扣!即便没有劳动合同,只要把握住三个关键——及时取证、法定程序、专业维权,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就一定能得到保障,沉默只会助长欠薪者的气焰,法律永远是打工人最坚实的后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