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出卖人的违约情形有哪些
一、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出卖人的违约情形有哪些
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出卖人常见的违约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逾期交房。出卖人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将房屋交付给买受人,影响买受人对房屋的正常使用。比如约定2023年6月交房,却拖延至8月才交付。
(二)房屋质量问题。交付的房屋存在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或者其他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的质量问题,如墙面渗水、屋顶漏雨等,未达到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
(三)擅自变更规划设计。出卖人未经买受人同意,擅自改变房屋的规划、设计,如改变小区的绿化布局、增加建筑物等,影响了买受人所购房屋的使用和价值。
(四)产权瑕疵。未能在约定时间内为买受人办理房屋产权登记手续,或者房屋存在产权纠纷,导致买受人无法顺利取得房屋产权。
(五)虚假宣传。在销售过程中进行虚假宣传,如夸大房屋配套设施、周边环境等,与实际交付情况不符,对买受人构成欺诈。
二、合同霸王条款买方可以更改吗
商品房预售合同中的霸王条款,买方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争取更改。
一方面,若该条款存在违反强制性规定的情形,根据相关法律,此类条款应属无效。比如,某些条款限制了买方的基本权利,或者免除了开发商本应承担的法定责任等,这种情况下,买方有权要求确认该条款无效,进而促使合同条款进行更改。
另一方面,若条款存在显失公平、重大误解等可撤销的情形,买方可以向或机构申请撤销该条款。例如,开发商利用自身优势地位,在合同中设置明显不合理、对买方极为不利的条款,且买方在订立合同时并非出于真实的意思表示。
然而,若合同条款不存在上述法定的无效或可撤销情形,且双方已经签字确认,一般较难更改。但买方可以尝试与开发商协商,若开发商同意,双方可通过签订补充协议等方式对相关条款进行修改。
三、签订合同后多久可以办理手续
签订买房合同后办理贷款手续的时间并无固定标准,通常会受多种因素影响。
一方面,从合同约定来看,买卖双方可在中明确约定办理贷款手续的时间节点。一般而言,在签订合同后的数日内到一个月左右较为常见。比如,有的合同会约定在签订合同后7个工作日内,购房者需准备好贷款资料并向银行提交贷款申请。
另一方面,实际操作中,银行的流程和效率也会影响办理时间。若额度充足、审批流程顺畅,购房者提交资料齐全且符合要求,可能较快完成审批,大约15至30天左右能完成贷款手续。但若银行额度紧张或遇到复杂情况,审批时间可能会延长,数月的情况也可能存在。
此外,购房者自身准备资料的情况也很关键。若资料准备不充分,需反复补充,也会导致办理时间推迟。
以上是关于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出卖人的违约情形有哪些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合飞律师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