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班一天也没上,培训费能要回来吗?
“法官,俺儿一天课也没上,这交的培训费还能要回来不?”“法官,俺这案子的钱少,能要回来的希望有多大呀?”“听说这个培训班的老板要移民了,真移民了俺这钱更要不回来了。”
“别急,慢慢说,如果你实在担心,现在可以申请保全,防止被告转移、隐匿财产”,田辉安慰道。

近日,单县法院田辉法官办理了一起标的额为10000元的教育培训合同纠纷案件。原告陶某在2020年4月和5月份分别转账1000元和9000元为儿子支付培训费用,后因疫情等原因,缴纳培训费用后未去上过一节课,与被告方口头协商后,被告同意全额退费,但一直以各种借口拒绝退费。
田辉接到该案后,及时向分管院领导张启玉汇报。张启玉指出,目前社会上这种缴纳培训费后未上课退费困难的情况时有发生,一定要依法妥善办理该案,以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社会效果。
办案期间,被告一直不配合,电话拒接,邮寄送达也被退回。为寻找案件突破口,田辉和助理徐颖多次去培训班走访寻找线索,在不懈努力下,终于找到了被告。办案团队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从法、理、情三个方面入手,向被告释法说理,并依法合理制定调解方案。最终,在办案团队的共同见证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场履行。

第二天一大早,陶某就带着刚做好的锦旗到了法院。“感谢张局,感谢咱们办案团队,俺真没想到这钱能要回来,俺朋友之前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一分钱也没要回来,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这都是我们该做的,再说了这案子不大,可事情不小呀,咱法院就是说理的地方”,张启玉说道。
结案后,张启玉指导办案团队积极践行站稳人民立场、主动作为的“能动司法”理念,及时给相关监管部门发出了司法建议,对培训机构的日常监管、资质的审核提出了适当的建议。


法官提醒

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培训机构时一定要警醒,要查看所选培训机构的资质和其他相关信息,并与培训机构及时签订正规的培训合同。同时,很多家长在交纳培训费时出于便捷通常使用微信或支付宝扫码支付,支付后才发现收款码为个人账户,此时一定要树立风险意识,及时索要与教育培训机构名称相一致的税务发票,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更好的维护自身权益。
图文:阚洪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