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1万真的会被判刑吗?律师为你揭晓答案!
年底临近,不少打工人的心又悬了起来——老板拖欠工资怎么办?尤其是被拖欠金额达到1万元时,很多人会疑惑:这种情况老板会被判刑吗?今天我们就从法律角度,揭开这个问题的真相。
一、拖欠工资的刑事门槛:1万元真的会坐牢吗?
根据《刑法》第276条之一的规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立案标准是“数额较大”,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明确:“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一万元以上,或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六万元以上”即构成犯罪。
也就是说,如果老板拖欠你超过1万元工资,且存在“有能力支付却故意不付”的情形(如转移财产、失联等),就可能面临刑事处罚,一旦定罪,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民事与刑事的界限:关键看这三点
1、主观恶意:老板是否故意逃避支付义务(如删考勤记录、拉黑员工)
2、催告程序:是否经过劳动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执行
3、金额认定:是否达到司法解释规定的“数额较大”标准
这里有个常见误区:单纯拖欠工资不一定会坐牢,必须同时满足“恶意拖欠+经责令仍不支付+达到金额标准”才会触发刑事追责,若企业确实经营困难,但积极协商分期支付,通常不构成犯罪。
**建议参考:遭遇欠薪的维权步骤
1、保存证据链: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催讨记录缺一不可
2、行政投诉: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提交《投诉书》,要求出具《限期支付指令》
3、刑事报案:若指令到期仍不支付,持回执到公安机关报案
4、民事起诉:可同步申请财产保全,防止老板转移资产
**相关法条
1、《刑法》第276条之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3条
3、《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10条、第16条
1万元拖欠工资能否判刑,核心在于老板是否存在恶意逃避行为,劳动者既要积极维权,也要注意法律程序的衔接——先通过劳动监察固定证据,再视情况启动刑事追责。法律保护的是“会留痕的维权”,微信催讨、短信记录、书面通知都是你胜诉的关键筹码。
最后提醒用人单位:恶意欠薪不仅面临高额赔偿(50%-100%加付赔偿金),更可能承担刑事责任,与其在法庭上追悔莫及,不如诚信经营,按时发薪,毕竟,员工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