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注册商标却不知道是否重复?怎么查商标才靠谱?
在创业或推出新品牌时,商标注册是保护知识产权的关键一步,但许多创业者常犯一个错误——未提前查询商标是否已被注册,导致申请被驳回甚至面临侵权纠纷。怎么查商标才能避免“踩雷”? 今天我们就从法律和实操角度,教你高效完成商标检索。
一、商标不提前查询,可能面临哪些风险?
1、驳回风险:根据《商标法》规定,与已注册或申请中的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志无法通过审核,若盲目提交申请,可能因“撞标”导致流程延误,甚至损失申请费。
2、侵权风险:若无意中使用了他人已注册的商标,可能面临高额赔偿,某奶茶品牌因商标与已有品牌高度相似,被法院判决赔偿50万元。
3、时间成本:商标注册周期通常需8-12个月,若因未查询而重复提交,可能浪费半年以上的商业布局时间。
**二、怎么查商标?4步教你精准避坑
第一步:登录官方渠道,基础筛查
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网”(http://sbj.cnipa.gov.cn),点击“商标网上查询”,输入商标名称、类别等关键词,初步筛选是否有完全相同的结果。
第二步:分类别检索,避免“跨类近似”
商标按《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分为45个类别。“苹果”在手机(第9类)和水果(第31类)中可同时存在。需根据经营范围精准选择类别,避免遗漏关联类别。
第三步:人工判断“近似商标”
官方系统无法100%识别图形、读音或含义近似的商标。“茶颜观色”与“茶颜悦色”因字形近似引发争议。建议将检索结果截图,咨询专业代理机构或律师,评估注册成功率。
第四步:深度检索“隐形风险”
部分商标可能处于“申请中”状态(尚未公开),或已被抢注但未投入使用。可通过专业商标数据库(如权大师、白兔等)或委托代理机构进行“盲期检索”,进一步降低风险。
**三、法律依据:这些条款必须知道
《商标法》第三十条:申请注册的商标,凡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或与他人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已注册/初步审定的商标相同或近似的,由商标局驳回申请。
《商标法》第五十七条:未经许可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导致消费者混淆的,构成侵权,需承担民事赔偿及行政处罚。
查商标看似简单,实则需要专业性和经验,对于初创企业,建议至少投入3-5个工作日进行多维度检索;若涉及国际商标或复杂图形,可委托专业团队出具《商标检索分析报告》。商标是品牌的核心资产,前期检索的每一分投入,都是在为未来的商业安全“上保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