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1万2要交多少税?手把手教你算清工资个税
每个月发工资时,看着到手金额比税前少一截,很多人都会疑惑:工资个税到底怎么算的?为什么扣了这么多?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有明确的规则,只要掌握几个关键点,自己也能轻松核对。
**一、工资个税的核心计算逻辑
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计预扣法,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已预缴税额
举个例子:小王2023年月薪1.2万元,社保公积金个人部分每月2000元,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1000元/月。
1、全年免税额度:5000元/月×12=6万元
2、全年专项扣除:2000元/月×12=2.4万元
3、专项附加扣除:1000元/月×12=1.2万元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14.4万(工资)-6万-2.4万-1.2万=4.8万元
适用税率:4.8万对应10%税率,速算扣除数2520元
全年个税=4.8万×10%-2520=2280元,平均每月仅需交190元。
**二、3个合法省税技巧
1、用足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房贷利息、赡养老人等7项扣除,每年最多可抵税5.4万元。
2、年终奖单独计税:2027年前,年终奖可选择单独按“全年一次性奖金”税率计算,避免并入综合所得后跳档。
3、合理规划收入结构:部分收入可通过“劳务报酬”“稿酬”等分类单独计税,税率可能低于工资薪金。
**三、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七条:
>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按次预扣预缴税款。”
第十一条明确规定:
> “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
算清工资个税的关键在于:明确累计预扣法规则、用足专项附加扣除、掌握合法省税技巧,尤其是月薪8000元以上的群体,专项附加扣除每年最高可省税6480元(按45%税率计算),建议通过“个人所得税APP”实时核对申报数据,避免因信息遗漏多缴税。
合法节税是权利,偷税漏税是红线! 遇到复杂情况(如多处收入、股权激励等),建议咨询专业税务师或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