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到底怎么算?老板少发钱可能违法了!
每个月的工资到账日,打工人最关心的莫过于银行卡里的数字是否“对得上”,但很多人对工资计算方式一知半解,甚至遇到过老板以“绩效不达标”“迟到扣款”等理由克扣工资的情况。工资究竟应该怎么算?哪些钱是必须发的?哪些扣款是违法的?今天我们就来彻底说清楚!
根据法律规定,工资的构成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加班费、提成等,具体以劳动合同约定为准,但很多老板会“玩文字游戏”,比如将“基本工资”压到最低标准,再通过“绩效浮动”控制实际收入。更隐蔽的套路是:以“全勤奖”“餐补”等名义拆分工资,变相降低社保缴费基数或加班费计算标准,加班费的计算也常被混淆——工作日加班按1.5倍工资、休息日2倍、法定节假日3倍,但不少企业直接用“调休”搪塞,甚至分文不给。
解决方案
如果发现工资计算有猫腻,劳动者可以这样做:
1、核对劳动合同,明确工资结构、计算方式和发放时间;
2、保留考勤记录、工资条、银行流水等证据;
3、先与公司协商,要求书面说明工资明细;
4、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相关法条
《劳动法》第46条:工资分配应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劳动法》第50条: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
《劳动合同法》第31条: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按国家规定支付加班费。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6条:因劳动者原因造成经济损失的,每月扣除额不得超过当月工资的20%。
小编总结
工资是劳动者生存的根本保障,任何“拆分套路”或“模糊算法”都可能触碰法律红线,遇到工资纠纷时,不要轻信口头承诺,一切以书面证据为准,企业有权制定考核规则,但无权随意践踏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果你正在遭遇不公,不妨收藏本文,必要时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钱袋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