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车逃逸怎么处罚?这些后果你可能想不到
“开车不小心撞了别人的车,直接跑掉会怎样?”这是许多车主在慌乱中可能产生的疑问,撞车逃逸看似是逃避责任的“捷径”,但实际上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刑事责任甚至巨额赔偿,后果远超你的想象。
撞车逃逸的法律后果有多严重?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撞车后未履行停车、报警、救助伤者等义务而逃离现场的行为,即构成交通肇事逃逸,无论是轻微剐蹭还是重大事故,逃逸行为都会让原本普通的交通事故升级为违法行为。
1、行政处罚:逃逸者将被吊销驾驶证,且终身禁驾;
2、刑事责任:若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可能被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若因逃逸导致伤者死亡,刑期将升至7年以上;
3、民事赔偿:保险公司可拒赔,逃逸者需自行承担所有赔偿费用,甚至可能被追加精神损害赔偿。
遇到事故,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第一步:立即停车,保护现场
无论事故大小,必须停车并开启双闪,在车后放置警示标志,避免二次事故。
第二步:救助伤者,及时报警
若有人员受伤,立即拨打120并报警;即使无伤亡,也需在48小时内向交警部门备案。
第三步:配合调查,留存证据
用手机拍摄现场照片、记录对方信息,并主动向交警说明情况,切勿因慌乱而逃避责任。
相关法律条文
1、《刑法》第133条:交通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2、《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并处15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撞车逃逸的本质是逃避责任,但法律绝不会因此“放过”肇事者,与其事后被追责、面临牢狱之灾,不如在事故发生时冷静处理,主动担责。逃避问题只会让问题更严重,遵守法律才是对自己和他人最大的保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