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虚假宣传怎么举报才有效?这些步骤你一定要知道!
“买到的商品和广告差距太大”“商家承诺的服务根本没兑现”……生活中,你是否也遇到过商家的“套路”宣传?虚假宣传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更扰乱市场秩序。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举报虚假宣传并非“投诉无门”,只要掌握正确方法,普通人也能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虚假宣传的难点:证据不足、流程不熟是最大阻碍
举报虚假宣传的核心在于“证据链完整”,很多消费者发现被骗后,仅凭口头描述或零散截图去投诉,往往因证据不足被驳回,某电商平台宣称“买一送三”,实际到货却只有一件商品,若消费者未保存商品详情页截图、聊天记录或订单信息,维权难度会大幅增加。选择正确的举报渠道也直接影响处理效率——是找市场监管部门、消协,还是通过平台投诉?很多人因不了解流程而选择放弃。
三步高效举报法:这样操作才能追回损失
1、固定证据:立即保存宣传页面截图、商品实物照片、交易记录、聊天记录(如客服承诺)等,必要时可对宣传内容进行录屏或公证,某教育培训机构承诺“考试不通过全额退款”,需留存其招生广告、合同条款及沟通记录。
2、选择举报渠道:
线上平台:通过12315小程序、全国12315平台网站提交证据材料,注明“虚假宣传举报”。
线下投诉:携带证据到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或消费者协会现场提交(推荐实名举报,处理优先级更高)。
特殊行业:金融、医疗类虚假宣传可同步向银保监会、卫健委等部门举报。
3、跟进与追责:举报后保留受理回执单编号,15个工作日内可查询进展,若商家构成欺诈,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退一赔三”,最低赔偿500元。
相关法条:这些规定让商家“不敢造假”
《广告法》第28条:明确虚假宣传的界定,包括商品性能、功能、销售状况等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主张三倍赔偿。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对虚假宣传行为最高处以200万元罚款,吊销营业执照。
《电子商务法》第17条:电商平台需审核经营者宣传信息,否则承担连带责任。
虚假宣传的举报并非“小题大做”,而是推动市场环境净化的重要行动。每一次有效的举报,都可能阻止更多消费者上当受骗。 无论是线上购物还是线下消费,务必养成“先留证,再付款”的习惯。法律不会辜负每一位较真的消费者,你的行动,就是改变的开始。
遇到虚假宣传怎么举报才有效?这些步骤你一定要知道!,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