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期间工资怎么算?这些细节你必须知道!
工作中不慎受伤,除了身体上的疼痛,最让人焦虑的莫过于收入问题,很多劳动者并不清楚,工伤期间的工资究竟该如何计算?是按基本工资发放,还是包含绩效奖金?停工留薪期到底能领多少?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答这个关乎劳动者权益的核心问题。
一、工伤期间工资计算的核心规则
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受伤需要暂停工作接受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一般不超过12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用人单位需按原工资福利待遇按月支付工资,这里的“原工资”并非仅指基本工资,而是指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包含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所有应得收入。
但现实中,很多用人单位会混淆概念,仅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基本工资发放,这属于违法行为,小王月薪8000元(含2000元绩效),工伤后单位只按6000元发放,小王可依法要求补足差额。
**二、遇到争议怎么办?
若单位未按标准支付工伤工资,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步骤维权:
1、保留证据:工资条、劳动合同、银行流水、医疗证明等;
2、协商优先:与单位沟通,要求按法律规定补发;
3、投诉举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或社保局提交书面材料;
4、申请仲裁:通过劳动仲裁委员会裁决,必要时提起诉讼。
关键提示:若停工留薪期超过12个月,需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延长,且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
**三、相关法律依据
1、《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工伤期间的工资计算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生存权益,必须严格遵循“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的原则,若单位存在克扣、拖延等行为,劳动者需果断维权,避免因“不懂法”而蒙受损失,法律是保护你的盾牌,及时行动才能守住应得的利益!
最后提醒:不同地区对“平均工资”的计算细则可能略有差异,建议咨询当地人社部门或专业律师,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工伤期间工资怎么算?这些细节你必须知道!,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