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后该做伤残鉴定还是工伤鉴定?90%的人都分不清!
最近接到不少咨询,当事人举着诊断证明急得直跳脚:"律师,我右手骨折住院三个月了,公司让我去做伤残鉴定,可工友又说要做工伤鉴定,这俩到底有什么区别啊?"今天就带大家彻底搞懂这两个极易混淆的关键概念。
一、工伤鉴定和伤残鉴定根本不是一回事
2023年刚处理过一起典型案例:外卖骑手小王送餐途中被撞,公司催着他去做伤残鉴定,结果按人身损害评了十级伤残,但其实他这种情况应当先申请工伤认定,再走劳动能力鉴定,最终工伤保险赔付比普通伤残赔偿多拿近8万元。
核心区别看这里:
1、法律性质不同
工伤鉴定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认定劳动关系,属于社会保险范畴;伤残鉴定依照《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评定损伤程度,常用于交通事故或侵权纠纷。
2、申请主体不同
工伤鉴定必须由用人单位或劳动者本人提出,且需在事故发生后1年内申请;伤残鉴定可由伤者自行委托司法鉴定机构。
3、赔偿标准不同
工伤赔偿包含一次性伤残补助金(7-27个月工资)、按月发放的伤残津贴等;普通伤残赔偿主要计算误工费、护理费等,同等伤残等级下,工伤赔偿总额通常高出30%-50%。
**二、选错鉴定类型可能损失几十万
去年有位建筑工人小李的案例特别典型:他在工地摔伤后,包工头直接带他去做了伤残鉴定,结果法院按人身损害判赔23万,后来我们介入后发现,小李与建筑公司存在事实劳动关系,重新申请工伤认定后,最终获赔41.6万元。
重点提示:
先认定劳动关系再谈赔偿
未做工伤认定直接起诉,可能被法院以"未经工伤认定程序"为由驳回。
注意1年时效期
从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算,超期未申请工伤认定将丧失索赔权利。
双重赔偿的特殊情况
如果是第三方侵权导致的工伤(如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可同时主张工伤保险待遇和侵权赔偿。
**三、专业律师建议(附操作流程)
1、受伤后30日内
督促单位申报工伤,若单位不配合,务必自行在1年内向人社局提交申请
2、拿到工伤认定书后
向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等级鉴定
3、鉴定结论出具后
60日内可申请复核,对结果不服可在15日内提起重新鉴定
4、协商赔偿时
重点计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医疗补助金+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
**相关法律依据
1、《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
"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
**小编敲黑板
记住这个黄金公式:先工伤认定→再劳动能力鉴定→最后索赔,千万别被公司忽悠着直接去做伤残鉴定,两者赔偿金额可能差出一套房的首付!如果单位拒不配合,务必在1年内自己跑人社局,带上劳动合同、医疗记录等材料,遇到复杂情况时,建议在申请工伤认定阶段就咨询专业劳动律师,避免一步错步步错。
工伤后该做伤残鉴定还是工伤鉴定?90%的人都分不清!,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