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债务 > 正文内容

网贷逾期后收到调解室电话是催收新套路吗?

合飞律师1个月前 (02-24)金融债务3

不少网友反映网贷逾期后突然接到自称“当地调解室”的电话,要求协商还款或告知“可能被起诉”,这让许多负债人感到困惑:这究竟是正规调解流程,还是催收公司的新套路? 今天我们从法律角度抽丝剥茧,揭开这类电话背后的真相。

一、调解室电话的真实性如何?分情况看

根据《人民调解法》规定,调解机构确实有权介入民事纠纷调解,但需注意两点:

1、合法调解机构不会用“威胁口吻”施压,若对方声称“不还款就拘留”“马上起诉”,大概率是催收方假冒身份。

2、调解需双方自愿,真正的调解室会先核实你的调解意愿,而非单方面要求还款。

案例参考:2023年杭州某法院判例中,催收方伪造“调解中心”名义致电债务人,最终因“冒充国家机关人员”被处罚。

**二、接到电话后必做的4步自保动作

1、核实对方身份

- 要求提供调解员姓名、工号及所属机构全称,通过当地司法局官网或114查询该机构联系方式,回拨确认。

警惕“00”或“+号”开头的虚拟号码,正规调解机构通常使用固定电话。

2、明确调解性质

- 若属于法院诉前调解(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22条),可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验证案件编号。

- 民间调解则需确认是否已签署《调解授权书》,未经授权的调解协议无强制效力。

3、录音并留存证据

- 通话中明确询问:“请问本次调解是否代表债权人委托?调解结果能否作为诉讼依据?”

- 若对方回避关键问题或言语威胁,可能涉嫌违法催收(《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16条)。

4、优先选择官方渠道协商

- 通过网贷平台APP或官方客服提交延期/分期申请,避免私下转账。

调解协议需书面签字才生效,切勿轻信“口头承诺减免利息”。

三、法律建议:3类情况必须警惕

情景风险点应对方案
要求“支付调解保证金” 诈骗高发套路 立即挂断并向公安反诈中心举报
声称“已立案,不调解就上征信” 虚构事实施压 通过央行征信中心官网自查记录
用私人账号收取还款 资金安全风险 坚持对公账户还款并索要票据

**相关法条索引

1、《人民调解法》第3条:调解应遵循自愿、平等原则,不得强迫。

2、《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5条:网贷逾期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LPR四倍的部分无效。

3、《个人信息保护法》第23条:催收方不得向第三方透露债务人欠款信息。

网贷逾期后接到调解电话,不必恐慌也不可忽视关键要厘清三点:是否真实调解机构?是否具备法律授权?协商方案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真正的调解是为了化解矛盾,而非制造焦虑,保持冷静、主动沟通、善用法律武器,才是走出债务困境的正解。

>重点提醒:若遭遇暴力催收或诈骗,立即拨打12378(金融投诉热线)或12368(法院服务热线)维权!

(文/债务法律指南 原创出品)

本文核心提炼

核实身份是第一步,警惕“以调促催”话术陷阱

书面协议>口头承诺,法律只看白纸黑字

主动协商优于被动应对,用法律知识争取最优方案

网贷逾期后收到调解室电话是催收新套路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280593.html

网贷逾期后收到调解室电话是催收新套路吗?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