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网贷平台的钱不还真的会被抓去坐牢吗?
近年来,网贷平台因便捷的借贷流程成为许多人的资金周转选择,但随之而来的逾期问题也频频引发焦虑。有人问:"欠网贷的钱不还,会不会被起诉甚至坐牢?" 作为一名处理过大量借贷纠纷的律师,我从法律角度为你揭开真相。
一、法律后果:民事纠纷≠刑事责任
网贷逾期不还本质上属于民事纠纷,平台或金融机构通常会通过诉讼途径追讨债务,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借款人应按约定返还借款,逾期不还将承担违约责任,如支付利息、违约金等,但若借款人名下无可执行财产,法院可能裁定"终结本次执行",债务暂时搁置。
但注意! 如果存在以下行为,可能触及刑事犯罪:
1、恶意逃避债务:伪造资料骗贷、转移资产拒不执行判决;
2、暴力抗法:对催收人员或司法人员实施威胁、殴打;
3、大规模骗贷:虚构用途借款且无还款能力。
上述情况可能构成《刑法》中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或"诈骗罪",最高面临七年有期徒刑。
二、信用代价:全网"黑名单"影响一生
网贷逾期最直接的后果是征信受损,目前主流网贷平台均已接入央行征信系统,逾期记录将保留5年,这意味着:
- 房贷、车贷申请被拒;
- 求职(尤其金融、公务员岗位)可能受阻;
- 限制高消费(如乘坐飞机、高铁)。
更严峻的是,部分第三方征信平台会共享数据,导致"全网曝光",曾有当事人因3万元网贷逾期,被58家金融机构联合拉黑。
三、催收手段:合法与违法的边界
根据《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催收方不得:
- 每日催收超过3次;
- 骚扰无关第三方(如家人、同事);
- 使用恐吓、侮辱性语言。
但现实中,暴力催收仍屡禁不止,例如某案例中,催收方伪造"律师函"、PS借款人照片群发通讯录,导致当事人抑郁失业,遇到此类情况,建议立即报警并保留录音、短信等证据。
建议参考:三步自救方案
1、主动协商:联系平台说明困难,争取减免利息或分期还款;
2、债务排序:优先偿还上征信的合规平台;
3、法律维权:遭遇暴力催收时,可向银保监会(12378)或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
相关法条
-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未按约定返还借款,应支付逾期利息。
-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四条:不得暴力催收。
欠网贷不还的核心风险不在于"坐牢",而在于信用破产与社会性死亡,与其逃避,不如尽早制定还款计划,正规平台起诉需支付诉讼费、律师费,他们更愿意协商减免。债务是冰冷的数字,但解决问题的主动权永远在你自己手中。
欠网贷平台的钱不还真的会被抓去坐牢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