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被起诉了,还有机会协商解决吗?
信用卡逾期后,最让持卡人焦虑的莫过于收到法院传票的那一刻,很多人误以为被银行起诉后只能“硬着头皮应诉”,甚至担心会直接面临强制执行。但实际上,即便进入诉讼程序,持卡人依然有机会与银行协商还款方案,关键是要懂得如何抓住机会。
为什么起诉后仍能协商?
银行起诉的根本目的是追回欠款,而非单纯“惩罚”持卡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会优先引导双方调解协商。 这意味着,只要持卡人主动表达还款意愿并提出合理方案,银行很可能接受撤诉或调整还款条件,持卡人老张因失业导致逾期5万元被起诉,他在庭前提交了分期还款计划并提供失业证明,最终与银行达成“减免30%违约金+分24期还款”的协议,成功避免判决记录。
被起诉后如何有效协商?
1、及时应诉,避免缺席判决
收到传票后务必出庭,否则法院可能直接判决银行胜诉,失去协商主动权。
2、主动联系银行信贷部门
庭前或庭审中均可提出协商请求,重点说明逾期原因(如疾病、失业等不可抗力)并提供证明材料,争取银行谅解。
3、制定可行性还款方案
根据收入情况提出具体分期计划(建议不超过36期),可承诺增加抵押担保或签署还款承诺书。
4、善用法院调解程序
通过法官主持的调解达成协议,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且能避免征信报告出现“被强制执行”记录。
相关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122条
明确要求法院在审理民事纠纷时应先行调解,为持卡人协商提供法律通道。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
允许持卡人在特殊情况下与银行签订个性化分期协议,最长期限可达5年。
信用卡逾期起诉绝不是“终局”,而是新的协商契机。 持卡人需牢记三点:第一时间回应诉讼、充分准备协商材料、把握调解黄金窗口期,即便已收到传票,通过专业沟通仍可能将危机转化为分期还款的机会,法律既保护银行的债权,也为诚实但暂时困难的持卡人留有救济空间——解决问题的钥匙,始终握在积极行动的人手中。
信用卡逾期被起诉了,还有机会协商解决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