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债务利息到底怎么算?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生活中遇到借钱不还的情况,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利息越滚越多,但你知道吗?逾期债务利息的计算可不是"利滚利"那么简单,今天我们就从法律实务角度,带你看懂利息计算的门道。
一、逾期利息的"双轨制"算法
根据《民法典》第676条规定,逾期利息计算分为"有约定"和"无约定"两种情形:
1、有书面约定:按约定利率计算,但年利率不得超过LPR的4倍(目前约15.4%)
2、未作约定:按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计算,2023年8月标准为3.45%
举个实际案例:张三向李四借款10万元,约定月息2%(年利率24%),逾期3年未还,虽然合同约定24%,但法院最多支持15.4%的部分,计算公式为:100,000×15.4%×3=46,200元利息。
二、三个关键时间节点
1、履行期届满前:只能收取约定利息
2、逾期未还期间:可叠加逾期利息
3、起诉后阶段:可主张加倍利息(日万分之1.75)
特别注意:2020年8月20日后签订的借款合同,利息计算上限调整为合同成立时LPR的4倍,这个时间节点直接影响利息认定。
三、实务中的"避坑指南"
1、利息约定要白纸黑字:微信聊天记录等电子证据也可作为依据
2、分段计算更精准:利率调整前后要分开核算
3、违约金不能任性加:总成本(利息+违约金)不得超过法定上限
笔者代理过的案件中,曾有当事人因同时主张利息和违约金,导致超过法定上限被驳回部分请求,这提醒我们主张权利要讲究策略。
建议收藏的法律依据
- 《民法典》第676条:逾期利息计算规则
- 《民间借贷规定》第28条:利息上限标准
- 《民事诉讼法》第260条:迟延履行利息
- 最高法关于LPR适用的通知(法释〔2020〕6号)
小编说重点
逾期利息的计算核心在于"约定优先,法定托底",既要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又要防止高利贷陷阱,遇到具体纠纷时,建议做好三件事:①整理完整的借款凭证 ②制作详细的计算清单 ③咨询专业律师进行诉讼策略规划,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及时主张才能守住你的钱袋子!
> 本文测算数据截至2023年8月,实际计算需以最新LPR为准,本文不构成法律意见,具体案件请咨询专业律师。
逾期债务利息到底怎么算?看完这篇你就懂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