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信用卡逾期了,征信记录真的无法挽救吗?
近年来,信用卡逾期问题频发,尤其受疫情影响,部分持卡人因收入波动导致还款困难。2021年信用卡逾期对征信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是否真的“一逾期毁五年”? 今天我们就从法律和征信规则的角度,揭开背后的真相。
2021年信用卡逾期的影响有多严重?
根据央行征信中心规定,信用卡逾期记录会从还款日起保留5年,但2021年的征信系统已全面升级,逾期行为的记录更加精准:
1、逾期1天:部分银行设有“容时服务”(通常3天),但超期后立刻上报征信;
2、逾期超30天:征信报告显示“1”(即逾期1个月),直接影响后续贷款审批;
3、连续逾期3个月:可能被银行起诉,征信标记为“严重不良”,甚至被列入失信名单。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后银行对“连三累六”(连续3个月逾期或累计6次逾期)的容忍度大幅降低,直接关闭信贷通道的情况屡见不鲜。
解决方案:如何降低逾期对征信的伤害?
1、立即还款+主动沟通:逾期后第一时间还清欠款,并致电银行说明原因(如疫情失业、疾病等),部分银行可申请“非恶意逾期证明”;
2、协商个性化分期: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持卡人可申请最长5年的停息分期方案,避免催收和诉讼;
3、异议申诉:若因银行系统故障、盗刷等非本人原因逾期,可依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25条向央行提交申诉,20天内撤销不良记录。
**相关法条支持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不良信息保存期限为5年,自不良行为终止之日起计算;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未按约定还款,需承担违约责任,但可主张减免部分违约金;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七十条:持卡人可与银行平等协商个性化分期协议,最长分60期偿还。
2021年信用卡逾期对征信的影响虽大,但并非“绝路”。核心在于“及时止损+合法维权”:
短期策略:优先保住征信,避免连续逾期;
长期规划:通过协商分期减轻压力,必要时寻求律师协助;
法律武器:善用《征信业管理条例》和《民法典》条款,保护自身权益。
征信修复没有捷径,但合法合规的应对方式能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与其焦虑逾期后果,不如尽早行动,将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2021年信用卡逾期了,征信记录真的无法挽救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