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买的房写谁名算谁的?夫妻共同财产到底怎么认定?
婚姻不仅是感情的结合,也涉及财产的法律归属,许多夫妻在离婚时,因财产分割闹得不可开交,核心矛盾往往在于“哪些财产属于共同财产”,究竟婚后买的房、赚的钱、父母给的钱,算谁的?法律如何界定夫妻共同财产?
**一、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标准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夫妻共同财产主要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以下财产:
1、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2、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如股票分红、开店利润);
3、知识产权的收益(如出书稿费、专利转让费);
4、继承或受赠的财产(若未明确说明仅归一方);
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如婚后购买的房产、车辆,即使登记在一方名下)。
特别注意:即便房产仅登记在一方名下,若购房款来源于婚后收入或共同还贷,仍可能被认定为共同财产,而父母在婚后赠与的财产,若未明确约定仅归子女个人所有,法律默认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二、争议高发问题及解决建议
问题1:婚前首付、婚后还贷的房产如何分割?
解决思路:房产归属需结合出资比例与还贷贡献,一方婚前支付首付,婚后用共同收入还贷,离婚时房产归登记方,但需补偿另一方还贷部分及增值收益。
问题2:父母出资购房,算个人还是共同财产?
解决建议:父母出资时务必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赠与对象(如仅给子女个人),避免未来纠纷。
问题3:一方隐瞒或转移财产怎么办?
应对策略:保存银行流水、转账记录等证据,必要时申请法院调查对方财产情况,若发现转移财产,可主张对方少分或不分财产。
**三、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62条明确规定:
>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核心在于“财产取得时间”和“资金来源”,为避免纠纷,建议:
1、签订婚前/婚内协议:明确财产归属,减少争议;
2、分开管理大额财产:如继承、受赠财产单独开户存放;
3、保留证据:购房合同、出资证明、聊天记录等关键材料务必保存。
婚姻需要感情维系,财产需要法律护航,提前了解规则,既能保护自身权益,也能让感情少一份算计,多一份纯粹。
婚后买的房写谁名算谁的?夫妻共同财产到底怎么认定?,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