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房子车子怎么分?夫妻共同财产到底怎么算?
结婚时甜甜蜜蜜,离婚时争得面红耳赤——夫妻共同财产的界定问题往往是离婚纠纷的"重灾区",不少夫妻直到分家产时才惊觉:"原来这笔钱也算共同财产?"或者"我婚前买的房子怎么变成TA的了?"今天就从法律和实务角度,带你看清夫妻共同财产的界定规则,避免"人财两失"。
一、夫妻共同财产界定:法律怎么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1062条,夫妻共同财产的核心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具体包括:
1、工资、奖金、劳务报酬(哪怕一方月入10万,另一方全职在家,收入也属于共同财产);
2、生产、经营、投资收益(比如婚后炒股赚的钱、开店的利润);
3、知识产权收益(如婚后出版书籍的版税);
4、继承或受赠财产(但遗嘱或赠与合同明确只归一方的除外);
5、其他应当共有的财产(如住房公积金、养老金等)。
特别注意!婚前财产≠永远个人财产!婚前全款买房但婚后加了配偶名字,或婚前首付婚后共同还贷,都可能被认定为共同财产(具体比例由法院裁量)。
二、实务中三大争议点及应对方案
1、财产混同问题
风险点:婚前存款与婚后收入混在同一账户,离婚时可能被认定为共同财产。
解决方案:婚前开立独立账户,婚后收入另存新账户;大额转账备注用途。
2、父母出资买房归属
风险点:父母出资未明确约定,可能被推定为"赠与夫妻双方"。
解决方案:签订书面协议,约定是借款还是单独赠与子女;房本登记出资方子女名字。
3、虚拟财产分割
风险点:比特币、自媒体账号、游戏装备等新型财产易被忽略。
解决方案:提前公证权属,保留账号运营记录、充值凭证等证据。
三、法律依据:这些法条必须知道
《民法典》第1062条:明确夫妻共同财产范围。
《民法典》第1063条:规定个人财产范围(如婚前财产、人身损害赔偿等)。
《民法典》第1065条:允许夫妻书面约定财产归属(建议公证)。
1、"婚前协议不伤感情,反而避免撕破脸"——尤其适用于再婚、资产悬殊的夫妻;
2、"流水证据留三年,离婚不怕TA耍赖"——银行流水、聊天记录至少保留至离婚后1年;
3、"加名容易去名难,签字前先按计算器"——房产加名=赠与50%份额,务必谨慎!
最后提醒:法律保护的是"有证据的权益",而非"你以为的权益",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提前规划+保留证据才是守护财产的最强防线!
离婚时房子车子怎么分?夫妻共同财产到底怎么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