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安置房的套路有哪些
一、买卖安置房的套路有哪些
买卖安置房存在以下一些常见套路:
1. 产权不清晰。有些卖方可能隐瞒安置房产权存在纠纷的情况,比如家庭内部对房屋产权有争议,或者存在多个共有人但部分共有人不同意出售的情况,导致后续交易无法顺利进行。
2. 虚假宣传。中介或卖方可能夸大安置房的配套设施、房屋质量等情况。例如,宣称周边会有优质学校配套,但实际上并未规划,或者声称房屋质量达到高品质标准,实际却存在诸多质量隐患。
3. 价格陷阱。一方面,卖方可能以低价吸引买家,然后在交易过程中通过增加各种名目的费用,如高额的更名费等,使得买家最终的花费远超预期;另一方面,部分不良中介抬高价格赚取差价,损害买家利益。
4. 政策风险。一些卖家可能故意隐瞒安置房相关的政策限制,例如未满规定年限不能上市交易,导致买家面临无法办理过户等风险。
二、回迁安置房如何确权卖掉
回迁安置房的确权与售卖有以下要点:
(一)确权
1. 产权文件获取
回迁户需要依据回迁安置协议,到当地的房产管理部门办理相关的确权手续,获取等产权证明文件。一般要提供明、回迁安置协议、缴费凭证等资料。
2. 满足条件
有的回迁安置房可能存在一些限制条件,例如土地性质为划拨的,可能需要补缴等费用后才能完全确权。
(二)售卖
1. 符合政策规定
首先要查看当地的房产政策,部分地区对回迁安置房的售卖有限制时间,例如在取得房产证若干年后才可上市交易。
2. 交易流程
当满足售卖条件后,与买家签订。合同应明确房屋价格、付款方式、交房时间等重要条款。之后到房产管理部门办理产权过户手续,需要提供房产证、双方身份证明、等资料,按照规定缴纳相费,如、等。
3. 风险提示
由于回迁安置房可能存在一些特殊性,如土地性质、产权纠纷等潜在风险,在售卖前要确保产权清晰,并且在合同中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明确约定。
三、房地产安置房证明怎么开
房地产安置房证明的开具流程如下:
(一)准备材料
1. 安置协议:这是证明房屋为安置房的关键文件,包含安置的相关条款、被安置人信息等。
2. 身份证明:被安置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证明身份信息。
3. 房屋相关材料:如交房验收单等能证明已实际接收房屋的材料。
(二)开具部门
1. 一般由负责安置工作的部门开具,例如当地的办公室或者是建设安置房屋的开发商(在开发商负责办理相关安置手续的情况下)。
2. 如果涉及到部门管理的事项,也可以到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咨询,看是否需要其出具相关证明或者是否能从其档案资料中查询到该房屋为安置房的依据。
(三)办理过程
1. 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给相应部门。
2. 部门工作人员核实材料真实性和完整性。
3. 如果核实无误,会按照规定格式开具房地产安置房证明。
以上是关于买卖安置房的套路有哪些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