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关于不可抗力的约定怎么写
一、合同中关于不可抗力的约定怎么写
在合同中约定不可抗力条款,通常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明确不可抗力的定义。详细列举哪些情形属于不可抗力事件,比如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政策调整等)、社会异常事件(如战争、罢工、骚乱等)。同时,可设置兜底条款,如“以及其他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二)规定不可抗力的通知义务。当一方遭遇不可抗力事件时,应在合理时间内通知对方,告知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预计持续时间及对合同履行的影响等。通知方式也应在合同中明确,如书面通知、电子邮件等。
(三)说明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的处理方式。例如,可约定在不可抗力事件持续期间,双方暂停履行合同义务;若不可抗力事件导致合同部分无法履行,双方应协商调整合同内容;若导致合同完全无法履行,可协商,且互不承担违约责任。
(四)提供相关证明文件的要求。遭遇不可抗力的一方应提供相关证明,如政府部门的公告、气象部门的灾害报告等,以证实不可抗力事件的真实性。
二、签订合同后,发生不可抗力怎么应对
当签订合同后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可按以下方式应对:
(一)及时通知。遭遇不可抗力的一方应尽快将事件情况通知对方,通知应包含不可抗力事件的具体情况、对合同履行的影响程度以及预计持续时间等关键信息,以便对方及时了解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提供证明。需向对方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政府部门发布的公告、气象部门的灾害报告、权威机构出具的鉴定等,以证实不可抗力事件的真实性和不可避免性。
(三)协商处理。双方应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进行协商,根据不可抗力对合同履行的影响程度,决定是否变更合同,如调整履行期限、变更履行方式等;或者在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时,协商解除合同。同时,对于因不可抗力事件导致的损失分担,也应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避免后续纠纷。
三、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怎么约定的
在合同中约定不可抗力条款,通常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明确不可抗力的定义和范围。详细列举可能构成不可抗力的具体事件,如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等)、政府行为(征收、禁令等)、社会异常事件(战争、罢工、骚乱等),同时可设置兜底条款,以涵盖其他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
(二)规定不可抗力事件的通知义务。当一方遭遇不可抗力事件时,应在合理时间内及时通知对方,告知事件的发生、预计持续时间及对合同履行的影响等。通知方式也应在条款中予以明确,如书面通知等。
(三)说明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的处理方式。比如,可约定在不可抗力事件持续期间,双方暂停履行相应义务;若不可抗力事件导致合同部分或全部无法履行,可协商变更或解除合同,且对已履行部分的处理及责任承担作出安排。
(四)确定相关的证明文件要求。遭遇不可抗力一方需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如政府部门的公告、气象部门的报告等,以证实不可抗力事件的真实性和影响程度。
以上是关于合同中关于不可抗力的约定怎么写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