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赚的钱都属于另一半?民法典如何界定夫妻共同财产?
结婚后,夫妻间的财产归属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许多人对"共同财产"的理解停留在"婚后所有收入都算共有"的层面,民法典》对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有着更精准的界定,随着民法典的实施,关于财产分割的争议不仅涉及工资收入,更延伸到投资收益、知识产权等新型财产形态,这直接关系到离婚时的财产分配公平性。
《民法典》第1062条明确列举了五大类共同财产: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知识产权收益、继承或受赠财产(遗嘱或赠与合同未指定仅归一方)、其他应当共有的财产,值得注意的是,婚后一方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创作等新型职业获得的收入,即便未签订劳动合同,也属于生产经营收益范畴,而婚前购买的房产在婚后产生的租金、增值部分,同样可能被认定为共同财产。
解决方案:
1、签订书面协议:对婚前财产增值部分、特殊继承财产提前约定
2、保留资金流水证据:对主张为个人财产的大额收支做好凭证管理
3、专业法律咨询:涉及股权、虚拟财产等复杂资产时寻求律师协助
法律依据:
- 《民法典》第1062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解释(一)》第26条: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共同财产
小编总结:
民法典对夫妻共同财产的界定既体现"婚姻共同体"理念,又注重保护个人财产权益,特别需要关注的是,知识产权收益以"实际取得"为时间节点,比如婚前完成的小说在婚后获得版税仍属个人财产,建议每对夫妻建立"财产档案",定期更新资产明细,既能增进彼此信任,也能为可能发生的争议留存证据,婚姻不仅是情感的结合,更需要理性的财产管理智慧。
婚后赚的钱都属于另一半?民法典如何界定夫妻共同财产?,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