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伤情鉴定结果有异议?律师教你如何申请重新鉴定
在人身损害纠纷案件中,伤情鉴定结论往往是确定赔偿金额、刑事责任甚至案件走向的核心证据,但现实中,由于鉴定机构水平差异、伤情复杂性或当事人主观感受不同,对初次鉴定结果存疑的情况并不少见,如果盲目接受不满意的结果,可能直接损害自身权益。如何合法有效地申请重新鉴定?作为专业律师,本文将从实务角度为你理清关键步骤。
一、为什么“重新鉴定”可能成为你的突破口?
伤情鉴定涉及医学专业知识和法律程序交叉,普通人很难全面掌握,如果发现以下问题,建议果断申请重新鉴定:
1、鉴定程序违规:如鉴定机构无资质、鉴定人未签字、未告知回避权利等;
2、结论明显矛盾:比如骨折愈合期被误判为陈旧伤,或后遗症影响被低估;
3、证据材料不全:病历记录缺失、影像资料未提交,导致鉴定依据不充分。
重点提示:重新鉴定不是“推翻结果”的万能钥匙,必须基于合理怀疑,并提供初步证据支撑诉求,否则可能被法院驳回。
二、申请重新鉴定的“四步核心操作”
根据《民事诉讼法》《司法鉴定程序通则》,重新鉴定需严格遵循法律程序,以下步骤缺一不可:
1. 明确异议点,书面提出申请
- 收到鉴定报告后,第一时间逐条核对结论与事实是否吻合,圈定具体争议内容(如误判伤残等级、遗漏并发症);
- 向法院或办案机关提交《重新鉴定申请书》,需写明原鉴定的问题、法律依据及新鉴定机构建议。
2. 选择权威鉴定机构,规避利益关联
- 优先选择省级司法厅备案的“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确保专业性和公信力;
- 若对方提出原鉴定机构“资质合格”,可申请鉴定人出庭质证,追问技术细节。
3. 全程参与,监督鉴定过程
- 要求见证鉴定材料封存,防止篡改或遗漏;
- 对关键环节(如功能测试、影像解读)提出异议并记录在案,必要时聘请专家辅助人协助。
4. 对比结论,制定应对策略
- 若二次鉴定结果更有利,可主张以新结论作为定案依据;
- 若结论未改变,需结合案件其他证据(如证人证言、医疗记录)综合抗辩。
三、律师建议:如何提高重新鉴定成功率?
1、时效是关键:收到原鉴定书后15日内提出申请,超期可能丧失权利;
2、证据链闭环:补充提交首次鉴定时未提供的病历、检查报告等原始材料;
3、专家辅助人制度:依据《民事诉讼法》第82条,申请医学专家出庭质证鉴定结论;
4、避免情绪化对抗:聚焦技术争议,而非质疑鉴定人主观意图。
**相关法条参考
1、《民事诉讼法》第83条: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且能证明存在法定情形的,可申请重新鉴定;
2、《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34条:原鉴定违反技术标准、依据明显不足的,应当重新鉴定;
3、《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第4.4条:鉴定应以损伤后果为依据,综合评估治疗及康复因素。
对伤情鉴定结果有异议时,沉默或抱怨无法解决问题。只有通过法律程序主动出击,才能争取公平,无论是交通事故、工伤赔偿还是人身伤害案件,重新鉴定的核心在于“以专业对抗专业”——用严谨的证据、合法的程序和技术性反驳,让真相浮出水面。
记住: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若鉴定结论与事实严重偏离,请果断行动,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
对伤情鉴定结果有异议?律师教你如何申请重新鉴定,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