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财产怎么转移?这些行为可能违法!
婚姻走到尽头时,"夫妻共同财产怎么转移"成为不少人关注的焦点,有人为了多分财产,私下卖房、转存款,甚至虚构债务,这些行为看似"聪明",实则暗藏法律风险。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工资、房产、投资收益等均属共同财产,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处置,现实中,常见的转移手段包括:将存款分批转给亲友、低价出售共有房产、伪造借款协议等,但需警惕,这些行为一旦被法院认定存在恶意转移,转移方可能面临少分或不分财产的后果,甚至承担法律责任。
解决方案:
若怀疑对方转移财产,应立即采取以下行动:
1、及时取证:收集银行流水、房产交易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必要时申请公证;
2、申请财产保全:向法院提交证据,要求冻结对方名下资产;
3、委托律师介入:通过律师调查令查询隐匿的财产线索;
4、提起离婚诉讼:在诉讼中主张对方存在转移行为,要求多分财产。
关键点在于证据的完整性和法律程序的合规性,盲目行动可能适得其反。
相关法条:
《民法典》第1092条: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离婚时可少分或不分。
《民法典》第1062条:明确夫妻共同财产范围,包括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继承或受赠的财产(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除外)等。
小编总结:
面对"夫妻共同财产怎么转移"的问题,法律始终强调公平与诚信,试图通过非法手段侵占财产,不仅难以得逞,还可能付出更大代价。保护自身权益的核心是提前规划(如签订婚前协议)与合法维权,婚姻结束时,理性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才是避免"人财两失"的正确选择。
夫妻共同财产怎么转移?这些行为可能违法!,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