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赠房产是夫妻共同财产吗?关键要看这几点!
婚后受赠的房产,到底属于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这个问题困扰着不少家庭。从法律角度来看,答案并非绝对,而是取决于赠与行为的性质、时间以及双方是否有明确约定。
根据《民法典》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或双方通过赠与获得的财产,原则上属于共同财产。但有一个重要例外:如果赠与人明确表示房产仅赠与夫妻一方,则该房产属于个人财产。 父母在赠与子女房产时,若在赠与合同中写明“仅赠与我女儿个人,不作为夫妻共同财产”,此时房产便与配偶无关,反之,若赠与行为未明确指定受赠人,则默认视为夫妻共同所有。
解决方案:如何避免争议?
1、签订书面赠与协议:赠与人需在协议中明确房产归属,注明“仅赠与子女一方”等条款。
2、保留证据:如口头约定,需通过聊天记录、见证人等方式佐证赠与人真实意愿。
3、及时办理产权登记:若房产登记在夫妻一方名下,需结合赠与协议内容判断归属。
相关法条:
- 《民法典》第1063条: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 《民法典》第1062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四)继承或受赠的财产,但本法第1063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29条: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个人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
小编总结:
受赠房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核心在于赠与人是否有“排他性”的意思表示,无论是父母还是其他亲友赠与房产,务必通过书面形式固定约定,避免因表述模糊引发纠纷。房产登记在夫妻一方名下≠个人财产,仍需结合赠与背景综合判断,若遇到类似争议,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通过法律途径厘清权属,保障自身权益!
受赠房产是夫妻共同财产吗?关键要看这几点!,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