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逾期咨询广告真的违法吗?律师带你避开法律雷区
"帮您停息挂账!债务逾期必看!"——这类广告在短视频平台、社交软件上铺天盖地,很多负债人看到这样的宣传心动不已,但更多人心里打鼓:这些债务逾期咨询广告到底合法吗?会不会是新型诈骗?作为处理过上百起金融纠纷案件的律师,今天带大家揭开这层法律面纱。
根据《广告法》第三条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且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债务咨询类广告本身属于正当商业行为,但现实中90%的广告存在两大致命问题:
1、虚假承诺陷阱:宣称"保证停息挂账""100%协商成功",实则利用《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的模糊空间,诱导消费者签订高价服务协议
2、资质缺失隐患:某地市场监管局2023年查处案例显示,73家债务咨询公司中,仅5家具备法律咨询资质,多数以"信息咨询"名义超范围经营
二、三大法律红线千万别碰
结合近期上海某咨询公司被罚180万的典型案例,这类广告主要涉及以下违法风险:
《广告法》第28条:虚构成功案例、隐瞒协商失败可能性构成虚假广告
《刑法》第224条:收取高额服务费后失联可能涉嫌合同诈骗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0条:未明确告知协商失败后果侵犯知情权
某平台头部主播曾因在直播中宣称"逾期不用怕,我们帮你搞定银行",被监管部门认定违反《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第8条,最终下架所有相关视频。
三、给从业者的合规建议
1、资质前置:取得法律咨询/金融中介备案(参考《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管理规定》)
2、风险告知:在合同及广告中明确标注"具体协商结果以金融机构为准"
3、收费透明:避免"协商成功才收费"的话术陷阱,可采用阶梯式服务收费
相关法律依据
1、《广告法》第四条:不得含有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内容
2、《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禁止对服务效果作虚假承诺
3、《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禁止非法代理征信修复
小编锐评
债务逾期咨询本是雪中送炭的行业,但部分机构打着法律擦边球收割焦虑群体,建议负债朋友直接通过银行官方协商通道(如工商银行"融e联"、招商银行"掌上生活")申请分期方案,既安全又免中介费。所有承诺"内部渠道""特殊关系"的广告,99%都是精心设计的法律陷阱,遇到债务问题,最稳妥的方式仍是向持牌律师或金融机构求助。
债务逾期咨询广告真的违法吗?律师带你避开法律雷区,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