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两金到底是哪五险一金?90%的人都算错了!
“五险一金”这个词大家耳熟能详,但最近网上热传的“五险两金”却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难道社保体系又升级了?还是企业福利有了新变化? 今天我们就用最直白的语言,揭开“五险两金”的神秘面纱,帮你彻底理清自己的权益!
一、五险两金的真实身份:你可能一直漏了一项!
很多人以为“五险一金”就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总称,但实际上,“五险两金”中的“两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后者才是真正被忽视的“隐藏福利”。
五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法律规定企业必须缴纳)。
两金:住房公积金(强制缴纳)、企业年金(自愿缴纳)。
企业年金并非所有公司都有,通常见于国企、事业单位或大型私企,属于补充养老保险,相当于“第二份养老金”,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从未接触过“五险两金”——企业年金覆盖率仅为6%左右(数据来源:《中国企业年金发展报告》)。
二、五险两金到底怎么用?核心功能全解析
1、养老保险: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缴费年限越长、基数越高,领得越多。
2、医疗保险:报销门诊、住院费用,部分地区可绑定家人共用账户。
3、失业保险:非本人意愿失业时,可申领最长24个月的失业金。
4、工伤保险:工作中受伤或患职业病,医疗费用全额报销,另有伤残补助。
5、生育保险:覆盖产检、分娩费用,男性职工配偶生育也可享受部分待遇。
6、住房公积金:买房可低息贷款,租房、装修可提取,离职或退休可全额取出。
7、企业年金:退休后额外领取一笔钱,投资收益免征个税(需满足领取条件)。
重点提示:企业年金个人缴费部分不超过工资的4%,企业缴费不超过8%,且完全归属个人账户(《企业年金办法》第十二条)。
三、这些坑千万别踩!打工人必看的维权指南
1、警惕“社保按最低基数缴”:企业为节省成本,可能按最低标准而非实际工资缴纳,直接导致养老金缩水。
2、生育保险男女都有用:男性缴满1年,配偶无业仍可报销生育费用。
3、失业保险≠自动到账:失业后需60天内主动办理登记,否则视为放弃。
4、企业年金不是“空头支票”:离职时若未满足归属条件(如工作满8年),企业缴纳部分可能被收回。
维权依据:《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三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保的,社保机构可要求其补缴并加收滞纳金。
**相关法条速查
1、养老保险:《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2、医疗保险:《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八条
3、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4、企业年金:《企业年金办法》第三条、第十二条
5、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条
五险两金不仅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基本保障,更是抵御风险的“安全网”。尤其要注意企业年金这一“加分项”——它决定了你退休后是“温饱”还是“小康”,建议求职时优先选择缴纳企业年金的单位,在职人员可通过工会协商推动企业建立年金制度。社保缴费基数直接影响未来几十年的生活质量,遇到企业违规操作,务必保留工资条、合同等证据,及时向当地社保局投诉!
五险两金到底是哪五险一金?90%的人都算错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