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五险两金中的两金到底指什么?如何计算才不吃亏?

合飞律师4周前 (02-27)普法百科12

作为职场人,我们常听到“五险两金”这个词,但很多人对“两金”的具体内容和计算方法一知半解。“五险”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而“两金”通常指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今天我们就来深挖这两项“隐藏福利”的计算逻辑,帮你算清每一分钱。

五险两金中的两金到底指什么?如何计算才不吃亏?

一、住房公积金的计算:你的“买房储备金”怎么定?

住房公积金由单位和个人按相同比例缴纳,缴费基数一般为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比例范围在5%-12%之间(具体由单位选择)。

- 若你的月薪为8000元,单位选择10%的比例,则每月公积金总额为:

8000元×10%(个人)+8000元×10%(单位)=1600元

需要注意的是,各地设有缴费基数上限和下限(通常为当地社平工资的3倍或60%),例如北京2023年公积金基数上限为31884元,下限为2320元,超出部分不计入缴纳范围。

二、企业年金的计算:你的“养老第二支柱”能领多少?

企业年金并非强制缴纳,常见于国企、大型私企或外企,其计算规则为:

单位缴费不超过职工工资的8%,个人缴费不超过4%,合计不超过12%(依据《企业年金办法》)。

- 月薪10000元,单位按6%、个人按2%缴纳,则年金账户每月存入:

10000×6%(单位)+10000×2%(个人)=800元

这笔钱将进入个人账户进行投资运作,退休时可一次性或分期领取。需注意:企业年金需满足缴费年限要求(如2年以上)才能全额归属个人

**建议参考:避开三大误区

1、别忽略缴费基数核查:单位可能按最低基数缴纳,导致实际到手的公积金和企业年金缩水。

2、关注归属规则:企业年金可能存在“阶梯式归属”(如工作满3年才能获得单位缴纳部分的50%)。

3、活用公积金政策:租房、大病医疗等情形可申请提取,别让钱“躺”在账户贬值。

**相关法条依据

1、《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2、《企业年金办法》第十五条: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8%,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2%。

五险两金中的“两金”是实打实的长期福利,本质是“强制储蓄+企业补贴”的组合,想要最大化收益,需紧盯两个核心:

1、算清比例:确认单位是否足额缴纳,避免“高薪低缴”的隐形损失;

2、用活政策:公积金可转化为购房款或应急资金,企业年金则是养老的“增值保险箱”。

职场人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核对工资条,必要时通过工会或法律途径维护权益——毕竟,这些钱本质上是你劳动价值的延期支付

五险两金中的两金到底指什么?如何计算才不吃亏?,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312865.html

五险两金中的两金到底指什么?如何计算才不吃亏?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