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两金中的‘两金’到底指什么?搞不清可能吃大亏!
提到“五险一金”,大家都不陌生,但近年来“五险两金”的说法逐渐流行,很多人疑惑:多出来的“一金”究竟是什么?它和住房公积金有什么区别?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两金”的神秘面纱,帮你避坑避雷,守护职场权益!
一、五险两金的“两金”到底是什么?
“五险”是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而“两金”通常指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
住房公积金:大家最熟悉的“一金”,由企业和个人按比例共同缴纳,用于购房、租房或住房贷款,属于强制缴纳的福利(《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明确规定)。
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这是容易被忽略的“第二金”,属于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适用于普通企业(自愿建立),职业年金则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强制缴纳),它相当于“第二份养老金”,退休后可额外领取。
二、住房公积金 vs 企业年金:核心区别在哪?
虽然同为“两金”,但两者在性质、用途和规则上差异显著:
对比维度 | 住房公积金 | 企业年金/职业年金 |
法律性质 | 强制缴纳(企业必须为员工缴纳) | 自愿建立(企业可自主选择是否设立) |
资金用途 | 住房相关(购房、租房、装修等) | 退休后补充养老 |
领取条件 | 购房、租房、离职、退休等特定情形 | 退休、身故、出国定居等 |
缴费比例 | 个人与企业按5%-12%缴纳(各地有差异) | 企业缴费≤8%,个人缴费≤4%(总比例≤12%) |
归属权 | 账户余额完全归个人所有 | 企业缴费部分可能有“归属期”(如工作满X年才全额归属) |
举个真实案例:小张入职某互联网公司时,HR承诺“五险两金齐全”,但他离职时才发现,所谓的“两金”只有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实际并未缴纳,由于企业年金非强制,小张最终无法追责。可见,明确“两金”具体内容至关重要!
**三、给职场人的3条实用建议
1、入职前务必确认:签订劳动合同时,明确“两金”是否包含企业年金,避免口头承诺“画大饼”。
2、关注缴费比例与归属规则:尤其是企业年金,需确认企业缴费部分的归属条件(如需工作满3年才能100%归属)。
3、活用政策福利:住房公积金可申请低息贷款,企业年金可享税收优惠(缴费时免税,领取时按3%计税),合理规划能省下一大笔钱!
**相关法条参考
1、《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13条:单位应当为在职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
2、《企业年金办法》第4条:企业年金方案需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备后生效。
3、《职业年金办法》第3条:机关事业单位应为编制内工作人员缴纳职业年金。
五险两金中的“两金”并非文字游戏,而是实打实的权益保障!
住房公积金是“住房刚需”的强力支持,而企业年金是“养老品质”的隐形加分项。
- 职场人需擦亮双眼,从入职阶段就明确福利细节,必要时留存书面证据,避免“概念混淆”导致的权益流失。
你的每一分钱,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数据截至2023年9月,政策变动请以最新法规为准。)
五险两金中的‘两金’到底指什么?搞不清可能吃大亏!,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