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到底是哪几种保险?一文讲清你的社保权益!
"五险"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但具体包含哪些保险?各自有什么用?很多职场新人甚至工作多年的"打工人"都说不清楚,今天我们就用最直白的语言,拆解这个与你钱包息息相关的社会保障体系。
五险全称"社会保险五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这五项保障像五层防护网,覆盖劳动者从就业到退休的全生命周期风险,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五险,个人需承担养老、医疗、失业三险的部分费用。
养老保险是五险中缴纳比例最高的,单位承担16%-20%(地区差异),个人缴纳8%,这笔钱存入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累计缴满15年才能在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注意这里的关键词是"累计",换工作断缴不影响年限累计,但会影响最终养老金数额。
医疗保险报销比例高达70%-95%,但很多人不知道它的"隐藏福利"。缴满规定年限(通常男25年/女20年)可终身享受医保待遇,住院、门诊、购药都能用,异地就医记得提前备案,否则可能面临报销比例"打骨折"。
失业保险在非自愿离职时可申领,最长领取24个月。缴费满1年即可享受,每月金额为当地最低工资的80%-90%,疫情期间国家还推出失业补助金政策,覆盖主动辞职人群,这种阶段性福利要密切关注政策变动。
工伤保险完全由单位缴费,0.2%-1.9%的费率根据行业风险浮动。上下班途中遇车祸、职业病都算工伤,记得保留诊断证明、事故认定书等材料,特别提醒:工伤认定有时效,30天内必须由单位申报。
生育保险已并入医保体系但功能独立,男职工配偶无业也可报销50%生育费用,除了98天基础产假,多地增设60天奖励假,生育津贴按单位平均工资计算,高薪妈妈可能遭遇"工资倒挂",这种情况可要求企业补差。
建议参考:
1、每月核对工资条五险扣款,发现异常立即联系HR
2、跨省换工作要办理社保转移,手机端"掌上12333"可线上操作
3、自由职业者可按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但只能缴纳养老和医疗
4、保存好医保结算单、工伤认定书等凭证,维权时效长达1年
相关法条:
- 《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职工应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收尾工作受伤视为工伤
- 《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第六条: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8天的产假
五险的本质是国家强制储蓄,用共济模式化解个人风险,年轻人别觉得扣社保是"亏本买卖",仅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就完全归属个人,更别说养老金还会根据社平工资动态调整,下次面试时,记得问清单位是否按实际工资缴纳社保,这直接决定你的保障水平,毕竟,五险一金才是打工人最实在的隐形工资。
五险到底是哪几种保险?一文讲清你的社保权益!,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