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到底包含哪些保障?打工人必须知道的隐藏福利
"入职时HR说会交五险一金,但工资条上怎么只看到养老保险和医保?其他钱去哪儿了?" 前几天同事小张拿着工资单找我诉苦,这其实是很多职场新人甚至工作多年的"老油条"都存在的认知盲区,作为职场人最后一道生存保障线,五险一金的具体构成和权益保障机制,值得每个打工人用放大镜仔细研究。
一、五险一金的结构拆解:你的钱分成了7个"保险柜"
五险一金实际上是"5险+1金"的组合,就像把工资中的部分资金分装到7个专属账户:
1、养老保险:个人交8%+单位交16%,累计交满15年才能在退休后按月领取
2、医疗保险:个人2%+单位8.5%(各地略有差异),门诊/住院都能报销
3、失业保险:个人0.5%+单位1%,非自愿离职可领最长24个月补助
4、工伤保险:单位全额缴纳0.2%-1.9%,工作中受伤的"救命钱"
5、生育保险:单位缴纳0.8%,覆盖产检/分娩费用和生育津贴
6、住房公积金:个人单位各交5%-12%,可提取买房/租房/装修
二、90%的人不知道的权益盲点
失业保险金并非失业就能领,需满足连续缴费满1年+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办理失业登记
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包括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但醉酒/故意犯罪除外
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可申请支付重大疾病医疗费(需市级以上医院证明)
养老保险断缴不"清零",但退休前需补足15年缴费期
三、职场人必知的维权指南
1、工资条核对术:每月查看单位是否按实际工资基数缴纳(很多企业按最低标准缴纳属违法)
2、换城市工作:养老保险需办理转移接续,医保个人账户余额可提取
3、离职空窗期:可申请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继续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
4、维权时效:社保投诉无时效限制,但主张权益时需提供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等证据
法律依据:
- 《社会保险法》第十条、第二十三条、第三十三条、第四十四条、第五十三条
-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第二十四条
-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款(上下班途中事故认定)
小编实操建议:
建议每季度登录当地人社局官网或支付宝市民中心查询缴费明细,重点核对单位是否存在漏缴/少缴行为,如发现异常,可携带身份证到社保经办窗口打印《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单》作为证据。五险一金本质是法律强制储蓄,单位没有任何协商减免的权利。
五险一金就像职场人的"隐形盔甲",平时看不见,关键时刻能救命,从入职第一天就要树立社保维权意识,别等到生病失业时才后悔莫及,你的每个缴费记录,都在为未来的人生积累安全筹码。
五险一金到底包含哪些保障?打工人必须知道的隐藏福利,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