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到底包含哪些费用?90%的人可能都没算明白!
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拿到工资条时,总会盯着“五险一金”那栏发懵——每个月扣这么多钱,到底买了哪些保障?企业常说的“足额缴纳”是真福利还是文字游戏?今天我们就用最直白的语言,带你看懂这笔关乎钱袋子和人生保障的“隐形资产”。
一、五险一金的“五险”是什么?
养老保险:个人缴8%+单位缴16%,相当于强制储蓄,累计缴满15年,退休后可按月领取养老金,但注意!断缴超过3个月可能影响连续计算年限,尤其跳槽空窗期要特别注意。
医疗保险:个人缴2%+单位缴8%,包含个人账户(买药、门诊)和统筹账户(住院报销)。跨省就医需提前备案,否则可能只能报销60%。
失业保险:个人0.5%+单位0.5%,非主动辞职且缴满1年可领,以北京为例,最高可领2143元/月,最长24个月,但主动离职、合同到期不续签等情况无法申领。
工伤保险:单位全额缴纳0.2%-1.9%(行业风险不同),涵盖职业病、工伤医疗、伤残津贴。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算工伤,但需提供交警责任认定书。
生育保险:单位缴纳0.8%,覆盖产检费、生育津贴(单位平均工资÷30×产假天数),男性职工也有福利!配偶无业时可申领50%生育医疗补贴。
二、容易被忽略的“一金”玄机
住房公积金:个人和单位各缴5%-12%,可直接提取付房租、还房贷,或退休时一次性取出,重点来了!公积金贷款比商贷利率低1.5%-2%,30年房贷能省出一辆宝马。
但很多企业会玩“缴费基数”的把戏——用基本工资而非实际收入作为基数,例如月薪1万,若按5000元基数缴存,每月公积金账户就少进账1200元(假设按12%比例)!
💡 实用建议:三招守住你的钱袋子
1、核对缴费基数:登录当地社保/公积金官网,查看单位申报基数是否与实际收入一致。
2、保存缴费记录:每年打印《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跳槽、落户、购房时都是关键凭证。
3、活用政策红利:公积金可支付大病医疗、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费用;医保个人账户余额可给家人使用(需办理家庭共济)。
📖 法条依据
- 《社会保险法》第十条、二十三条、四十四条、五十三条
-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六条、二十条
-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三十四条
五险一金绝不是简单的工资扣除项,而是国家强制保障+企业责任+个人权益的三重防护网,从生育津贴到公积金贷款,从工伤赔付到养老金积累,每个环节都藏着真金白银,下次看到工资条时,不妨多问一句:“我的缴费基数合规吗?”毕竟,懂规则的人,才能把福利真正装进口袋。
五险一金到底包含哪些费用?90%的人可能都没算明白!,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