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债务 > 正文内容

互联网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18条规定,如何避免暴力催收?

合飞律师1个月前 (02-28)金融债务4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网贷、消费金融等业务逐渐普及,但随之而来的逾期债务催收问题也频频引发社会争议,暴力催收、骚扰恐吓、泄露隐私等乱象,让许多负债人陷入心理和经济双重困境,为此,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的《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中,18条核心规定为行业划定了明确的“红线”,这些条款究竟如何保护负债人权益?普通消费者又该如何应对?

互联网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18条规定,如何避免暴力催收?

《公约》的核心:用规则约束催收行为

《公约》的18条规定,从催收方式、时间限制、信息保护等多个维度规范了催收行为。

1、严禁“骚扰式催收”:规定催收人员不得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每天联系负债人超过3次,且不得在晚10点至早8点之间进行催收,这一条款直接针对“凌晨轰炸式催收”的乱象。

2、禁止泄露隐私:明确要求催收方不得向无关第三方透露债务信息,“爆通讯录”“群发欠款通知”等行为被严格禁止

3、限制第三方催收:规定平台需对委托的第三方催收机构承担管理责任,若外包公司违规,平台需承担连带责任,这从源头减少了“甩锅”现象。

《公约》还强调催收过程中需尊重负债人人格尊严,不得使用侮辱、恐吓性语言,更不得以伪造律师函、起诉书等方式施压。

**消费者如何应对违规催收?

面对可能存在的暴力催收,负债人需保持冷静,主动掌握法律武器

留存证据:电话录音、短信截图、骚扰记录等均可作为投诉依据;

投诉渠道:向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银保监会或平台所在地金融监管部门举报;

法律维权:若因催收导致人身或名誉受损,可直接起诉至法院,要求赔偿。

需特别注意的是,负债人仍有还款义务,但还款应通过官方渠道进行,避免私下转账给催收人员。

**相关法条参考

1、《民法典》第1032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隐私。

2、《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多次发送侮辱、恐吓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可处拘留或罚款。

3、《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8条、第16条:明确催收行为边界及违规责任。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的18条规定,不仅是行业规范的“紧箍咒”,更是负债人维护权益的“护身符”。其核心思想在于平衡债权实现与人格权保护,既要求平台合规催收,也提醒消费者理性借贷,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了解规则、留存证据、主动沟通,才能避免在债务纠纷中陷入被动,毕竟,负债不是“原罪”,但暴力催收一定是“违法”。

互联网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18条规定,如何避免暴力催收?,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313424.html

互联网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18条规定,如何避免暴力催收?的相关文章

互联网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13条全文,真能管住暴力催收吗?

互联网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13全文,真能管住暴力催收吗?

近年来,"逾期被爆通讯录""催收电话轰炸家人"等事件频繁引发社会争议。一边是权人合法权益需要保障,另一边是债务人隐私权、人格权被侵犯的困境,如何在两者间找到平衡点?2023年正式实施的《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13全文,正试图为这场&q...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完整版最新发布,逾期债务催收将如何规范?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完整版最新发布,逾期债务催收如何规范?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为大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衍生出逾期债务催收的乱象,暴力催收、骚扰电话、隐私泄露等问题频发,让债务人和众苦不堪言,2023年最新发布的《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完整版)能否真正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深度解析公约的核心内容,并探讨其对行业的影响。一、新公约出台的背景...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真的能解决暴力催收乱象吗?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真的能解决暴力催收乱象吗?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为大众提供了便捷的借贷渠道,但随之而来的逾期债务催收乱象也频频引发社会争议,从电话轰炸、短信骚扰到隐私泄露甚至人身威胁,"暴力催收"的灰色操作让借款人苦不堪言,在此背景下,《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出台,能否真正成为行业...

催收乱象何时休?互联网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13条如何重塑行业规范?

催收乱象时休?互联网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13条如何重塑行业范?

近年来,互联网借贷平台蓬勃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暴力催收、骚扰电话、隐私泄露等问题屡见不鲜,为范行业乱象,《互联网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应运而生。这13条规则不仅是行业“紧箍咒”,更是债务人与催收方之间的“平衡器”,我们从法视角深入解读其核心要点。一、公约的“高压线”:明确禁止哪...

催收电话半夜轰炸合法吗?互联网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16条如何保护你我权益?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逾期债务催收问题频发,暴力催收、骚扰短信、半夜电话轰炸等行为屡见不鲜,这些行为不仅侵犯了债务人的合法权益,更对社会秩序造成负面影响,为范行业乱象,《互联网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16》(以下简称《公约》)应运而生。这份公约究竟有?它如何平衡权人利益与债务人尊...

互联网金融债务逾期催收自律公约,行业自律能否终结暴力催收乱象?

互联网金融债务逾期催收自律公约,行业自律能否终结暴力催收乱象?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债务逾期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暴力催收、骚扰电话、隐私泄露等乱象频发,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也让行业声誉蒙上阴影,在此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债务逾期催收自律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应运而生。这份公约能否真正推动行业范?自律机制是否能替代法监管? 催收乱象频...

互联网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24出台后,催收行业真要变天了吗?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债务催收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暴力催收、骚扰电话、隐私泄露等问题频频冲上热搜,让债务人苦不堪言,2023年正式实施的《互联网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以24细则直击行业痛点,试图重塑催收行业的则,这24究竟能带来哪些改变?催收行业是否真能走向范...

互联网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15条到底说了啥?一文讲透催收新规则!

互联网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15到底说了啥?一文讲透催收则!

近年来,互联网借贷纠纷频发,暴力催收、骚扰通讯录等乱象屡禁不止,2021年9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互联网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以下简称《公约》),首次以行业自律形式对催收行为划出“高压线”,这份涵盖15核心内容的文件,究竟传递了哪些信号?普通用户如何应对?本文带你逐拆解! 15核...